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摘要】: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基础,根据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需求,对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建构了"三课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职前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07lslktjyx-31)
【分类号】:G652.4;G40-057
【正文快照】: 0引言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基地,高师院校必须培养适应新课程实施要求的教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能力和素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陈明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梅新林;杨天平;;新课改语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4 韩飞翔;;浅析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2期
5 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引言[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3期
6 张春霞,李龙;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5期
7 谢忠新,卫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2期
8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6期
9 杨彦军,赵瑞斌,周海军;正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甘肃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对策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6期
10 孟庆军;董玉琦;解月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小斌;中学数学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培养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秀富;广西百色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春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标准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绩效技术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宗敏;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杨丽;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的甘肃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庄琪;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家傅;运用Webguest模板的教学设计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计”单元的教案[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张春霞,李龙;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刍议“泰勒原理”与我国新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7期
2 张楠;;新课程下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之我见[J];华章;2011年19期
3 刘芳;;关注“心”的课程改革[J];贵州教育;2011年13期
4 鲍成中;;让新话语转化为课堂教学力[J];学校管理;2011年04期
5 徐坚;;培养信息技术职前教师的新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拴云;;《学记》对教师专业化的现代启示[J];教师;2011年20期
7 查金凤;;浅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心理健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方河成;;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9 陈雨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建敏;;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素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举行2004年学术交流大会[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纯;新课程改革以农村为重[N];安徽日报;2004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宋维萌 吴颍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业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史学贵 贵州省毕节实验区教育局局长 单秀梅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新课程改革 让教育走近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尹才伟 陈然 武胜记者站 段毅刚;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N];广安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郭晓静;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N];重庆日报;2003年
6 叶慧君 丁德龙;新课程改革不拒绝“作秀”[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记者 黄志武;扎实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N];西藏日报;2004年
8 赵仁梅;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N];西藏日报;2004年
9 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卜延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活化自己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高 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4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利;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2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海堂;新课程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令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红梅;新课程下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2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57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