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摘要】:作为"软实力"的国家认同,对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作用,并因此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在建国伊始,就将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开展,并在学校教育中积极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新加坡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昌乐实验高中;
【关键词】: 认同 国家认同 归属感 共同价值观 新加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化时代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培育”(项目编号:06JC710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即民族国家制度的建构和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培育。如果说,民族国家制度是民族国家的“硬件”,那么国家认同就是“软件”。没有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主义只是表现为一种情感;没有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就没有稳固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自早;;公共精神的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吴玉军;吴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7期
3 王胜利;;新加坡人的归属感[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2年12期
4 Alice Steinbach;赵玉闪;;Those Strangers We Know[J];英语知识;1995年06期
5 Phyllis Wong;小兰;;情迷香江[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阅读版);2006年10期
6 罗盛军;;浅析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的归属感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7 苏泉仁;秦宏大;;研究生“认同”困境的破解[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宋芳;张丽华;;大学生自尊结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任映红;周吉青;;新温州人的生存状态调查与分析——以温州市双屿镇农民工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彭晓伟;;运用多元化分层指导方式组织作文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冬青;季丰成;;践行“两个维护” 树立共同价值观[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潘梦玲;;急救技术进社区[A];河南省急诊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3 葛锦平;;对烟草行业树立共同价值观的几点哲学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4 李彦博;;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成员依赖心理[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鹏;;行业共同价值观重在践行[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范家福;;牢固树立努力实践行业共同价值观[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赵江豫;;“两个维护”的共同价值观是烟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帕梅拉·克婷;李新翠;;素质教育在美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林永川;;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谈[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10 罗国强;;认识“两个维护”的深刻内涵 构建行业共同价值观[A];广西烟草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归属感&工作热情[N];信息时报;2000年
2 牛津;提高员工企业归属感的五大要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记者 李健武;增强新莞人主人翁意识及归属感[N];东莞日报;2009年
4 何斌 朱美琴;技术品牌才是闯世界的力量[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赵建峰 袁红起;增强贫困党员归属感[N];宁夏日报;2009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杨丽萍 陈海峰 李文生 李舒瑜 陆云红 刘伟 滑翔;港人对国家民族归属感与日俱增[N];深圳特区报;2007年
7 本报实习生 刘迪;网络学院学生如何寻找归属感[N];文汇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公晓红;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绍兴县总工会 袁工;“星级和谐企业”评比须把握“三个点”[N];绍兴日报;2010年
10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必须强化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N];工人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洪兴;幸福的根据——关于生命幸福观的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申自力;自尊情感模型假设的检验[D];中南大学;2009年
4 郭贵林;社会资本、知识过程与部门效能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奕斌;科级公务员胜任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洪玮;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莎莎;多元环境中都市移民的归属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朱金华;论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城市文化特色[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3 尹兵红;不确定的身份 漂泊的灵魂[D];武汉大学;2004年
4 吴祁;流动人口的新居地融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孙春玲;审美视域下的古镇文化旅游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楠薇;社会学视野下的组织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童辉;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姗姗;省级卫视与地域主义传播[D];吉林大学;2007年
9 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郝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48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4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