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自我价值感 影响因素 应对方式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取向 学习成绩 个人取向 个体心理素质
【摘要】: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身的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而对自己接纳和喜欢的程度,是衡量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标。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价值感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受其年级和性别、学习成绩和学校类型、家庭因素、身体满意度、人生目标、参加文体活动、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红河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价值感 影响因素 应对方式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取向 学习成绩 个人取向 个体心理素质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是个体对自身的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而对自己接纳和喜欢的程度。也就是个体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程度,是衡量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标。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散性的影响,也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柳生,王柳华 ,钟明;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及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3 翟群;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4 翟洪昌,史清敏,黄希庭;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5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6 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7 卢秀琼;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8 王蕾;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青;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万黎;论自尊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苑凌;谢朝晖;;自尊心理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丽华,杨丽珠;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5 翁洁;林晓静;黄文兰;李乐琴;王东宇;;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柳春香;凌辉;;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3期
7 程科;王蕾;;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4期
8 陈有国;谢钰涵;;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2期
9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俊彪;胡春博;;大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平;李志榕;杨建华;;家庭环境与初中生个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文生;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包宗丽;论斑级管理中的群体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同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心理机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女中学生的心理困扰与教育对策[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4期
2 王重鸣,陆兴海;不同年龄城乡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方法复合式分析[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3 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6期
4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5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6 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7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8 翟洪昌,史清敏,黄希庭;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9 黄希庭,陈红,符明秋,曾向;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10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振江;“直隶第一女师”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成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魏道履 ,王玉山;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李榷;试谈美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黄若舟;中学美术与国画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学校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7 ;用手、腕骨x光摄影评定骨龄预测身高的方法初步验证可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8 牛乾元;跳绳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9 ;勤工俭学大有可为[J];江苏教育;1980年01期
10 王任重;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在“五四”青年节报告会上的讲话(摘要)[J];江苏教育;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锡山;张岂凡;赵家宏;司丛敏;毛林;;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卢秀琼;;三峡库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徐勇;;1985~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趋势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孙启康;;高中生健康性心理综合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内容简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刘夏萍;;青少年适应与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邵忠海;;论青少年心理适应与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范振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咨询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张晓f^;;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模糊识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肖鹏;17岁炒股高手设网站教人致富[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孙丽芳;探索青少年宫发展的新思路[N];安徽日报;2000年
3 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青少年科技英才在这里成长[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记者 李建国;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N];北京科技报;2000年
5 ;香港青少年创造力培养重在团队操作[N];北京日报;2000年
6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N];北京日报;2000年
7 褚尔嘉;辍学是青少年犯罪诱因[N];北京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君红;模型运动:冷落之后盼热闹[N];北京日报;2000年
9 ;《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读本面世[N];北京日报;200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 执笔人: 张冠梓;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N];北京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4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幼贞;男性犯罪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海燕;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及成就目标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9 卓敏仪;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64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6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