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即课程:意蕴与条件
本文关键词:教师即课程:意蕴与条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课程内容 课程理解 课程实施 理解课程 课程资源 学生发展 课程意识 思维方式 课程观
【摘要】: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意识、课程立场、课程权力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究竟教师与课程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课程,教师能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并应该拥有哪些课程权力等等。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也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和学校的课程制度。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刊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组织了研讨和交流。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课程内容 课程理解 课程实施 理解课程 课程资源 学生发展 课程意识 思维方式 课程观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其意义本刊编辑王学: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多角度看,,教师都是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主体。教师怎样理解课程,以及形成什么样的课程理解,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都是课程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改革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东;椒江“星级教师”制实践[J];中小学管理;1999年12期
2 郭天华;也谈“教师跟班走”的利与弊[J];中小学管理;1999年12期
3 叶宾;;教师的“苦”与“乐”[J];师道;2011年Z1期
4 孙丹;徐正前;朱迪康;何峰;;课程言语的弱者与被忽视者——兼述课程内容无意产生的弊病[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5 毛志成;;教师的魅力[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1期
6 俞琳;促进教师群体的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2004年05期
7 苏小霞;如此选聘老师值得商榷[J];基础教育;2004年08期
8 王峰;;肺腑之言变“弥天大谎”的背后[J];基础教育;2006年01期
9 鞠瑞利;赵丽敏;;“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J];基础教育;2006年01期
10 黄梦依;;试析教师实施课程的三种方式及其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友仁;;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意识的更新[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孙红;董克柱;;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内容的优化调整[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王金道;;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多纬度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卧松 编译;课程内容增加 日本发布补充教材[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卓玉;促进课标实施 提升评估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贾碧涛;对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反思[N];甘肃日报;2005年
4 乔朝阳;学以致用 和谐发展[N];吉林日报;2006年
5 刘成娥 刘培涛;孔孟思想启示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怎样认识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形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郭华;开发课程资源应注意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 王贵江;要“基本功”更要“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益众;积极“充电”放松心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达奥·卡瓦纳 玛利亚·玛瑞纳;澳大利亚:开发农村可持续发展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婷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元;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的转化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黎良枝;运用“任务综合”模式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瑞;教师参与课程评价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8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任日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内容分析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24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2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