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
【摘要】: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学效能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任务的分析和个人教学能力的评价。本研究通过分析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新课程改革 国家级实验区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互动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BHB010472。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们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1]Tschannen-Moran等(19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涌;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年;关于对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德育模式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静;网络心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曹贵康,粟莉;自我效能感研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艾娟;宋学珍;刘玉;刘迎凯;高峰强;;自我、集体效能视角下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6 王林;;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心理归因[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黄喜珊,王才康;教师效能感研究述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邬国根;陈火弟;徐定华;;实施院内分级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6年04期
9 谢春艳;区域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萍;对我国高校现行教师职务评聘制的反思[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波;基于信息素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凤葵;中学生数学兴趣、自我效能与数学焦虑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华;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卫;学校环境、教学归因对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沈洁;小学学业落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与提高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6 李志贤;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8 汪勇;论新时期的大学生信仰教育[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娅;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对河北省学龄前儿童智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红艳;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清,刘伟芳;浅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刘国权,周树军;试论教师教学效能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郭卿;;提高教师教学效能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1期
5 段海军;霍涌泉;;教师效能感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2期
7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观点摘编[J];教书育人;2006年10期
9 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年02期
10 尹敏;自我教育—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赵景欣;申继亮;;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归因反应模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罗俊峰;李娇丽;付迎春;李燕;;流动儿童学校教师职业承诺、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记者 宋馨;省政府督导组莅临我市检查规范办学行为和新课程改革工作[N];周口日报;2009年
3 本刊记者 冯平;新课程改革带来新变化[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教师 王启智;浅谈“把课堂还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N];陇南日报;2008年
5 常玉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素质[N];吉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滢;如何让教师更幸福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袁诚 袁玉花;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让我们敲响新课程改革的钟声[N];黄石日报;2006年
9 屈兑梅;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N];陇南日报;2010年
10 俞中续(作者系古浪县干城学区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6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海堂;新课程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令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红梅;新课程下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3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5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