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教材观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8:13

  本文关键词: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教材观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教材观 个案研究


【摘要】:应然层面的教师教材观就如格窗,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实然层面教师教材观的走向,但同时“应然”也把我们与“实然”隔离。在此脉络下,探讨实然层面的教师教材观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然层面的教师教材观即教师对教材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的基本看法和价值判断,是本研究的核心。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教材观,本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1、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材观?2、这些教师的教材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类型?3、这些不同类型的教师教材观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基于本研究情境性、实践性、内隐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选择质的研究的取向,借助个案研究策略,对华东地区某沿海城市某中学三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踪研究。通过观察她们的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收集她们的教学设计等,运用教师教材观研究四维度(即教材目标观、教材内容观、教材结构观、教材教学观)的分析框架,设计访谈提纲,在访谈和倾听中收集资料。 研究发现:1、不同的教师呈现不同的教材观。J教师秉持着不唯新、不唯旧的态度,她有自己对教材批判性的理解,新教材只是为她整个工作生活增添了意义,J教师体现的是一种“观光者式”的教材观。K教师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有效,新教材所提倡的理念和方法是K教师通往其“圣地”的钥匙,K教师呈现的是一种“朝圣者式”的教材观。L教师看重教材对考试的重要性,面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她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归属感,显得无所适从,体现的是一种“流浪者式”的教材观。2、不同的教材观在每个维度上表现相异。在教材结构观这个维度上,J、K、L三位教师差异性最小,但在教材目标观、教材内容观、教材教学观上存在较大分歧。3、实然层面教师教材观与应然层面教师教材观存在不同。应然层面不同类型的教材观有明确、绝对的界限,但实然层面却不然,这些实然层面的教师教材观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常有交叉。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甫全;美国多元课程观的认识论基础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2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李刚;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夏日明;;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材观和评价观的转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6 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6期

7 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3期

8 高凌飚;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9期

9 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2期

10 苏鸿;论中小学教材结构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敏;教师个人课程观的形成[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6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1236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