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异变及其控制
本文关键词:教学内容的异变及其控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改革成为教学论专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从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在形成、接受、传授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异变问题逐渐凸显,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教材改革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内容在形成、传授、接受三个过程中可能发生异变,在形成过程中教学内容异变的表现主要是绘画与插图失真、教学内容真实性的失真、教学内容的冗余、语言运用失真;传授过程中异变的主要表现是教案撰写的失真、教学语言运用的失真;在接受过程中异变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创生的偏离。 影响教学内容异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编著者、教师、学生及其他因素,由于编著者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编著者的选择性知觉效应、编著者的素质、编著者知识储备、编著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的不同导致了异变;教师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教师的选择性知觉效应、教师传授时语言运筹负效应、教师素质等的不同也导致了异变的发生;学生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学生认知风格存在差异以及学生的期待效应导致异变,加上国家权力介入、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其他因素加剧了异变的程度。 教学内容异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合理控制的,首先,要控制教学内容异变要从源头开始,对编著者采取有效措施,有进行资格审定等,其次是要对教师采取一些措施,如进行科研等,再次是学生,学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最后是采取一些其他辅助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J];北京文学;1997年11期
2 王友军;论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缺失与回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3期
3 石鸥;;最不该忽视的研究——关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4 石鸥;李祖祥;;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陈金树;;教育科研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3期
6 何庆有;;当前阅读教学内容的缺失[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年07期
7 陈小玮;英雄"不败"——从《狼牙山五壮士》退出课本说起[J];新西部;2005年04期
8 田德政;教材革新不能无视民意[J];新西部;2005年04期
9 辛丽春;王宪中;;教材构建的符号世界的局限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李祖祥;;试论教科书空无内容的内涵与类型[J];教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惠芳;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建亭;农村中学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妮;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丁怡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恒瑜;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缺失与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9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129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