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但实践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阻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很多研究者大多都聚焦于教师所使用的策略方法以求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可否认,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归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本质与内涵的重新审视、要素的厘清以及有效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探讨研究是得以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条件。而分布式认知与日益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诸要素,如学习者、学习共同体、教辅人员、各类学习资源、学习者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轻松地建立一种映射关系。因此,本文选定分布式认知这一视角,围绕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这一主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试图给予小组合作学习全新的理解,揭示此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结构、有效的学习过程及其基本思路,力图在此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做出些许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注重结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现状,力求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做到客观有效。 论文以分布式认知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联系作为基础,安排了4个部分,依次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首先,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分布式认知的源起、内涵与特征,揭示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认识观、知识观与学习观。再次,在分布式认知的视角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其建构性学习过程,进而提出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最后,笔者立足于分布式认知理论这一视角较为强调的几种学习要素,尝试着提出此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本文认为,认知元素的共同运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信息的集聚与共享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明确合理的小组分工工作,充分发挥积极互赖的核心作用,视促进性的互动为其力量的“活泉”,确保组员社交与合作技能的习得与运用,注重评价与反思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共同体的组建、信息的共享以及知识表征等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的运用。
【关键词】:分布式认知 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8
- 一、问题的提出9-11
- (一) 认知元素的共同协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9
- (二) 信息的集聚与分享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环节9-10
- (三)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研究需要确立分布式认知的理论视角10-11
- 二、文献综述11-15
-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11-13
- (二) 分布式认知的研究综述13-15
- 三、本研究的基本框架15-18
- (一) 研究目标15
- (二) 研究内容15-16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6
- (四) 本研究已取得的突破16-18
- 第一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18-25
-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案例两则18-21
- (一) “形式化”现象泛滥18-19
- (二) “搭车”现象严重19-21
- 二、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的主要问题21-23
- (一) 浮于观念,流于形式21-22
- (二) 分工混乱,造成“搭车”22
- (三) 意识淡薄,缺乏技能22
- (四) 以偏概全,忽视过程22-23
- (五) 定位偏离,角色单一23
-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原因分析23-25
- 第二部分 分布式认知的理论视角25-32
- 一、分布式认知的源起25
- 二、分布式认知的内涵与特征25-28
- (一) 分布式认知的内涵25-26
- (二) 分布式认知的基本特征26-28
- 三、分布式认知理论的视角28-32
- (一) 分布式认知的理论框架28-29
- (二)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29-31
- (三)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研究意义31-32
- 第三部分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32-46
- 一、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与结构32-36
- (一) 情感性因素34
- (二) 认知性因素34
- (三) 社会性因素34-35
- (四) 实践性因素35-36
- 二、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建构性学习过程36-43
- (一) 个人知识建构与协作知识建构36-39
- (二) 信息共享与意义建构39-40
- (三) 共同运作与超越自我40-43
- 三、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43-46
- (一) 学会合作与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目的与价值43
- (二) 小组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基础43
- (三) 积极互赖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核心43-44
- (四) 促进性的互动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活泉”44
- (五) 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必要条件44
- (六) 评价与反思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重要保障44-46
- 第四部分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46-54
- 一、学习环境创设策略46-49
- 二、学习共同体的组建策略49-50
- 三、信息的集聚与共享策略50-52
- 四、知识的表征策略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周小勇;;信息技术促进语言学习——分布式认知理论角度的审视[J];中国电子教育;2010年03期
3 王觅;钟志贤;;论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4 周窦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5 张丽冰;;合作学习评价的机制及其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7年24期
6 李松林;;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思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7 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8 郑保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J];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蒋波;谭顶良;;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10 夷浩方;;合作学习:从外显趋于内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智勇;分布式学习环境中的智能授导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慈丽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觅;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知识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0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