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构建及其教学运作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4:27

  本文关键词: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构建及其教学运作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和世界关注的焦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实现途径。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而在新形势下分析和研究学生全面发展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还存在认识不够清晰、概念还很模糊、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教育学术界和许多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问题观点不一,其主要观点有学生“德智体”、“德智体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身心”全面发展观。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必然涉及到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人性是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那么,学生全面发展观必须在合理的人性观的指导下进行构建,只有在人性观的观照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才不会偏离方向。因此,为了进一步认识和解读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笔者力图从人性的视角来构建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教学运作策略,试图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维度综合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身体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德性提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理性与非理性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全面发展是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统一。学生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其核心是“个性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通过对现有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笔者从人性的视角对学生全面发展观进行理论构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教学运作策略,而策略主要体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上。教学运作策略具体如下:一、在教学目的上:身体存在是教学目的应然取向。德性塑造是教学目的“灵魂”所在。理性与非理性提升是教学目的主要追求。二、在教学内容上:预设与生成合理把握。科学与人文相整合。三、在教学方法上:“以生为本”是教学方法选择前提。“关注整体”是教学方法运用逻辑。四、在师生关系上:走向“你-我”,达成“和谐”。五、在教学评价上:“四维关照”是教学评价的时代走向。师生互动是教学评价的新方式。人性关怀是教学评价的原则定位。
【关键词】:人性 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 全面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10
  • 1.3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综述10-13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3
  • 1.4.1 研究的思路13
  • 1.4.2 研究的方法13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人性的意蕴14-22
  • 2.1 中西人性观追寻14-18
  • 2.1.1 中国人性观14-16
  • 2.1.2 西方人性观16-18
  • 2.2 人性的内涵18-22
  • 2.2.1 人性的内涵及特征18-19
  • 2.2.2 人性的属性19-22
  • 第三章 学生全面发展观追溯22-29
  • 3.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演变历程22-24
  • 3.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2-23
  • 3.1.2 我国的全面发展观23-24
  • 3.2 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演变历程24-27
  • 3.2.1 国外关于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渊源24-26
  • 3.2.2 中国关于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渊源26-27
  • 3.3 对现有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反思27-29
  • 3.3.1 对学生“德智体”、“德智体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的反思27-28
  • 3.3.2 对“身心”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反思28-29
  • 第四章 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构建29-35
  • 4.1 学生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9-31
  • 4.1.1 身体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29-30
  • 4.1.2 德性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30
  • 4.1.3 理性与非理性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30-31
  • 4.2 对学生全面发展观特征的阐释31-35
  • 4.2.1 学生全面发展是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统一31-33
  • 4.2.2 学生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其核心是“个性发展”33
  • 4.2.3 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33-35
  • 第五章 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教学运作策略35-51
  • 5.1 教学目的:人性的整体35-38
  • 5.1.1 身体存在:教学目的应然取向35-36
  • 5.1.2 德性塑造:教学目的“灵魂”所在36-37
  • 5.1.3 理性与非理性提升:教育目的主要追求37-38
  • 5.2 教学内容:人性的设定38-42
  • 5.2.1 预设与生成合理把握38-41
  • 5.2.2 科学与人文相整合41-42
  • 5.3 教学方法:人性的前提42-45
  • 5.3.1 “以生为本”:教学方法选择前提42-44
  • 5.3.2 “关注整体”:教学方法运用逻辑44-45
  • 5.4 师生关系:人性的对话45-48
  • 5.4.1 走向“你-我”45-47
  • 5.4.2 达成“和谐”47-48
  • 5.5 教学评价:人性的取向48-51
  • 5.5.1 “四维关照”:教学评价的时代走向48-49
  • 5.5.2 “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的新方式49-50
  • 5.5.3 “人性关怀”:教学评价的原则定位50-51
  • 结束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靖华;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J];中小学管理;1999年Z1期

2 赵继武;;乐做学生的“徒弟”[J];班主任;2011年07期

3 赵艳芬;;四方“给力”,让学生爱上学习[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王雷;;提供条件 促成参与[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5 翟荣莲;;浅谈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的转变[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年02期

6 符礼科;;教室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

7 袁颖;;如何带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J];教书育人;2011年22期

8 陈洪;;学生评语不妨温柔[J];青少年日记;2006年07期

9 林少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10 许友良;;给孩子犯错的空间[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翎;;浅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刘红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几点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古今;高铁臣;;给留守学生一片希望的蓝天[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时龙;李荐;;北京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朱超顶;;扬长避短,做快乐的学生[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顾绍新;刘戍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陈行森;;我看“智慧课堂”[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于春华;;新课程中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东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N];莱芜日报;2009年

2 李玉萍;浅淡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N];新乡日报;2010年

3 梁山现代高级中学 马保彦;做好学生学习的梯子[N];学知报;2010年

4 陈文 本报记者 李薇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南江县教育局教供站 刘毅;与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N];学知报;2010年

6 赣榆县门河中学 孟云;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乐园[N];学知报;2010年

7 樟树第二中学 肖海峰;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热情[N];宜春日报;2011年

8 城北小学 蒋惠玉;融入“美”的元素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N];学知报;2011年

9 ;预习深浅几许 重在学生会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三都县合江中学 韦玉标;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N];黔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Anyaegbu Ruphina.U.;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邵思源;一项对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9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艺耀;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构建及其教学运作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2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瑞霞;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庆顺;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方华芳;W樤拭魉闹纸煌掷嘣诟咧杏镂慕萄е械脑擞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静波;探究学习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7 张文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民办中学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晓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李素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优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双东;初中生厌学问题与转变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构建及其教学运作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0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