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对泰高中生汉语动词教学研究 ——以《跟我学汉语》教材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5 03:21
  词汇是汉语教学的重点,而动词又是词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需要有教学理论指导,又需要针对具体动词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案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泰国高中生进行汉语动词教学。本文以《跟我学汉语》教材为例,首先梳理了动词教学的四种理论,分析其适用的动词类型,并对该教材第一册中的汉语动词进行了分类研究,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四种动词教学理论的教学效果,从而确定对泰国高中生进行汉语动词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学生练习效果和考试成绩的分析,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偏误产生原因,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关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课堂实践发现,影响泰国学生动词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汉语动词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汉语老师教学能力的欠缺以及泰国学生学习习惯等,针对这些原因,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动词,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设计练习题目和课堂活动。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汉语动词教学研究综述
        二、对泰汉语动词教学研究综述
第一章 动词教学理论及本文动词分类标准
    第一节 动词教学理论及其适应对象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二、语境理论
        三、词本位理论
        四、语法化理论
        五、小结
    第二节 动词分类研究
    第三节 《跟我学汉语》教材第一册中的动词分类
第二章 教学实践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行为动词和趋向动词教学——以“看、打”为例
    第二节 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能愿动词和心理动词教学——以“可以、应该”为例
    第三节 词本位理论指导下的口语化动词教学——以“担心、参加”为例
    第四节 语法化理论指导下的其它类动词教学——以“干、在、给”为例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经验与反思
    第一节 成功案例的经验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学生对“吃、喝”等动词的掌握
        二、词本位理论指导下学生对“跑步、休息、起床”等动词的掌握
        三、成功经验总结
    第二节 失败案例的教训
        一、语境理论指导下学生对“打算、拐”等动词学习产生的偏误
        二、语法化理论指导下学生对“干、在”等动词学习产生的偏误
        三、偏误产生的原因
        四、失败教训总结
        五、减少偏误的尝试
    第三节 本章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本文编号:3437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437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