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7-05-14 10:03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现阶段,提升和发展教师的课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课程能力包括理解课程的能力、预设课程的能力、生成课程的能力和反思课程的能力。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应该通过行动研究、自我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主动自觉地提升自身的课程能力。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师 课程能力 提升 策略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师课程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能力这种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能力发展的研究也是十分复杂的。只有抓住思维发展这个中心,才可能揭示能力发展的本质,抓住能力发展的关键。lI]同样,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教师的课程能力。按照课程活动系统的不同阶段对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勇,郑三元;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2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颜岩;也论实践论思维方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红蕾;;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后现代审视[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彬,罗丽君;我国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J];成人教育;2005年05期

6 赵友元;转换教育思维 重读“教育规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刘强;祝智庭;;教学设计的样式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8 陈学军;;话语生产与实践生长: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两种论证思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9 汤维建,陈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10 陈丽华;;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秀艳;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琼;“理解”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慧;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毅华;初中说明文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汪琴;生成性思维视阈下幼儿教师教材处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剑锋;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谭敏;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转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陶磊;体育教学预设中教案与教学生成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包彩娟;美国的科学教育危机[J];外国教育动态;1982年05期

3 王金福,汪丽;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唯实;1999年11期

4 张法;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久,李伟;关于实现《生物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建议[J];生物学教学;2003年02期

2 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3 陆燕萍;;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的建构[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9期

4 周晖;《机械基础》课程结构及教学对策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耿志涛;胡晓蓉;;从优质园评估看幼儿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8期

6 魏青云,张立新;课程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2期

7 郜锦强;柳建设;;简论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与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许昌良;;基于标准教学 提升课程能力[J];江苏教育;2010年28期

9 魏青云;张立新;;教师从“教学能力”向“课程能力”发展的专业要求及其体现[J];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10 张烨;;课程能力:一种构建教师“教育眼光”的专业整合能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君雅;;培育课程能力 凸现学校课程的地方特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姚民雄;;《机械制图》课程模块化大纲的制定与实施[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积雄;《规划纲要》要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苏令;学校创新的重点应是课程创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 彭钢;课程基地:推进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综合平台”[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苏令;学校创新不能成为乌托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邋洪志忠;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 陈延明;深化课改应多关注普通教师的感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岳娟红;全市1500名“乡村园丁”接受免费培训[N];太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翟帆 徐光明;联片共教研 课改“同声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名校在课改中要发挥引领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景正;基于生活哲学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波;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林英;广州市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3 钟雪华;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4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耿秀丽;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9年

6 王翠玲;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课程能力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艳超;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芳丽;新课改视野下湘西高中教师课程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天奎;中学数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关新;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实验课程能力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64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