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趣味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堂趣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习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进展状况如何,是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无关系。故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就是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提出了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见解并探讨了实施路径。无疑,在众多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中,课堂趣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采取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课堂趣味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提升课堂趣味的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做出努力。 课堂趣味概念的界定建立在对课堂与趣味界定的基础上。课堂趣味是指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以及生命养育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及其带给他们的愉悦的体验。课堂趣味是内在趣味与外在趣味的结合,短暂趣味与长久趣味的统一。课堂趣味的三个层次是:伪趣味、准趣味、真趣味。层次说能帮助我们看清看似热闹实则有趣无味、有形无神的所谓课堂趣味,从而有利于明了本真的课堂趣味。课堂趣味具有四大特点:体验性、愉悦性、持续性、创造性。课堂趣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师素质、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趣味价值,从“增趣”与“升味”两个层面探讨了提升课堂趣味的策略。以“增趣”的方式提高课堂趣味的策略,主要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恰当使用趣味教学方法等;以“升味”的方式提高课堂趣味的策略,主要有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运用艺术性语言等。 总之,课堂趣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课堂趣味 增趣 升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7
- (一) 选题缘由9-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三) 研究现状12-14
- 1. 课堂趣味的意义研究12-13
- 2. 课堂乏味的归因研究13
- 3. 课堂趣味的方法研究13-14
- (四)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14-15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 1. 研究思路15
- 2. 研究方法15-17
- 一、识读课堂趣味17-25
- (一) 课堂趣味的内涵17-20
- 1. 课堂17-18
- 2. 趣味18-19
- 3. 课堂趣味19-20
- (二) 课堂趣味的层次20-22
- 1. 伪趣味21
- 2. 准趣味21
- 3. 真趣味21-22
- (三) 课堂趣味的特征22-25
- 1. 体验性22-23
- 2. 愉悦性23
- 3. 持续性23-24
- 4. 创造性24-25
- 二、课堂趣味的教育价值25-30
- (一) 提高教师素养25-26
- (二) 和谐师生关系26
- (三) 激发学习兴趣26-27
- (四) 增强教学效率27-28
- (五) 促进学生成长28-30
- 三、以“增趣”的方式提升课堂趣味的策略30-39
- (一)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30-34
- 1. 基本含义30-31
- 2. 实践运用31-33
- 3. 注意事项33-34
- (二) 恰当使用趣味教学方法34-39
- 1. 基本含义34
- 2. 选择依据34-36
- 3. 运用原则36-38
- 4. 注意事项38-39
- 四、以“升味”的方式提升课堂趣味的策略39-49
- (一) 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39-42
- 1. 基本含义39
- 2. 实践运用39-41
- 3. 注意事项41-42
- (二) 教学中运用艺术性语言42-49
- 1. 基本含义43
- 2. 实践运用43-49
- 五、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一) 中文部分50-52
- 书籍类50-51
- 文章类51-52
- (二) 英文部分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宁;;如何使地理课充满趣味[J];学周刊;2011年16期
2 刘太俊;别淑红;;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1年16期
3 罗新莲;;文言文起点教学要做好“趣”的文章——《幼时记趣》听课设想[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4 黄菲;;趣味[J];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2011年06期
5 付静;;趣味词汇教学 激活英语课堂[J];英语新世纪;2011年01期
6 冯菲;;让语文教学多一点趣味[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7 朱靖华;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J];中小学管理;1999年Z1期
8 赵继武;;乐做学生的“徒弟”[J];班主任;2011年07期
9 赵艳芬;;四方“给力”,让学生爱上学习[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10 王晶雪;;让课堂涌动无限生命力[J];学周刊;2011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翎;;浅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刘红英;;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几点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古今;高铁臣;;给留守学生一片希望的蓝天[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时龙;李荐;;北京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朱超顶;;扬长避短,做快乐的学生[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顾绍新;刘戍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陈行森;;我看“智慧课堂”[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于春华;;新课程中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东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N];莱芜日报;2009年
2 李玉萍;浅淡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N];新乡日报;2010年
3 梁山现代高级中学 马保彦;做好学生学习的梯子[N];学知报;2010年
4 陈文 本报记者 李薇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南江县教育局教供站 刘毅;与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N];学知报;2010年
6 赣榆县门河中学 孟云;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乐园[N];学知报;2010年
7 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 诸群标;站队报数趣味创新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樟树第二中学 肖海峰;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热情[N];宜春日报;2011年
9 城北小学 蒋惠玉;融入“美”的元素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N];学知报;2011年
10 ;预习深浅几许 重在学生会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细媛;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沈建平;趣味与德性[D];浙江大学;2008年
3 胡敏;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丹莎;师生课堂有效交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伟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无限的认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Anyaegbu Ruphina.U.;论严肃游戏在尼日利亚小学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毅;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维东;课堂趣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瑞霞;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林庆顺;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方华芳;W樤拭魉闹纸煌掷嘣诟咧杏镂慕萄е械脑擞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静波;探究学习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价值及实现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7 张文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民办中学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晓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李素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优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双东;初中生厌学问题与转变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趣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46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