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儒家诚学的现代课程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5:20

  本文关键词:儒家诚学的现代课程意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诚学 现代课程 课程意蕴


【摘要】:儒家诚学思想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其合理研究和利用,能为我国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儒家诚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儒家诚学思想的本质,而且可以为透视现代课程思想提供理论视角。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庸》、《孟子》及宋明理学家诚学思想的探讨,结合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试图构建儒家诚学视野下的现代课程意蕴。本研究探析了在诚学视野下,课程本质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特质;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具有成己成物的精神为任务;课程内容以善为圆心进行选择组材;课程实施要达到一种至诚无息的境界;课程评价要以过程性和诗意性为根本,注重学生成长的体验。 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最后介绍了完成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儒家诚学的内涵。主要阐释了孔孟、宋明理学家等诚学思想,以及《中庸》的诚学思想,探讨了儒家诚学的内涵。 第三部分:儒家诚学视域下的现代课程意蕴。本部分对儒家诚学思想观照下的课程本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儒家诚学视野中的现代课程意蕴。 第四部分:结束语。反思全文,总结所得与不足,并提出论文需要尽善尽美之处。
【关键词】:儒家诚学 现代课程 课程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部分 导论7-19
  • 一、研究缘起7-13
  • (一) 儒家诚学思想的当代价值7-10
  • (二) 儒家诚学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10-11
  • (三) 课程研究本土化的召唤11-13
  • (四) 唤醒美好心灵世界的需求13
  • 二、研究意义13-15
  • (一) 理论意义14
  • (二) 实践意义14-15
  • 三、核心概念界定15-16
  • (一) 课程定义概述15-16
  • (二) 现代课程研究16
  • (三) 课程意蕴16
  • 四、研究创新16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16-19
  • (一) 研究思路16-17
  • (二) 研究方法17-19
  • 第二部分 儒家诚学的内涵19-31
  • 一、“诚”字的本义19
  • 二、儒家“诚”的概念19-20
  • 三、儒家诚学的理论渊源20-31
  • (一) 《论语》中的诚学思想20-22
  • (二) 孟子的诚学思想22-23
  • (三) 宋明理学论诚23-25
  • (四) 《中庸》中“诚”的意义25-31
  • 第三部分 儒家诚学视野下的课程意蕴31-61
  • 一、儒家诚学视野中的课程本质32-41
  • (一) 课程本质研究概况32-38
  • (二) 儒家诚学观照下的课程本质38-41
  • 二、儒家诚学视域下的课程目标41-49
  • (一) 课程目标的一般类型41-43
  • (二) 儒家诚学视域下课程目标的内涵43-49
  • 三、诚学视域下的课程内容49-55
  • (一) 课程内容的取向49-50
  • (二) 诚学课程内容的选择50-55
  • 四、诚学视域下的课程实施55-58
  • (一) 课程实施的定义55
  • (二) 课程实施的取向55-56
  • (三) 诚学思想下课程实施的本质56-58
  • 五、儒家诚学视野下的课程评价模式58-61
  • (一) 诚学视域下课程评价的过程性58-59
  • (二) 诚学视域下课程评价的诗意性59-61
  • 第四部分 结束语:研究的展望与反思61-63
  • 参考文献63-67
  • 后记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勇为;李太平;;课程的意蕴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2 金玉梅;;生态式课程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7期

3 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J];学术研究;2010年06期

4 肖爱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诠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海英;协商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8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许松;儒家诚信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胡成霞;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16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516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