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7:30
本文关键词: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规划研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国家课程体系有了新的变化,无论是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还是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对学校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全面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制定学校层面国家课程实施规划则实现了从领悟层次的课程向教学层次课程的转化,让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实施更具操作性,建立起了与教学层次课程的连接。 本文立足于“国家课程如何在学校层面校本化实施”这一问题,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来探讨该问题。从国家课程角度分析,国家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发展水平做到差异性落实;从学校层面分析,学校要将理想层次的课程最终在学校层面转化为学生经验层次的课程,必然要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发展愿景来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结合课程实施取向来制定学校层面国家课程实施规划。笔者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因素的考虑才得以展开下文的阐述。 本文的主要的内容有以下三大部分构成。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实现校本化管理是本文引入性部分,笔者对新课程的结构极其变化特点、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作了简要总结。学校层面国家课程实施框架的构建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试图解决学校层面落实国家课程所面临的困惑,对“学校层面如何更好的落实国家课程和应该具体做哪些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部分包含学校愿景的建立;制定国家课程学校层面的实施方案,具体涉及到制定学校一般性的教与学的政策、以及教与学政策指导下的行动计划;学校课程结构与组织,涉及到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等;各相关工作小组及个人的工作计划;对前段工作的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进目标、记录和报告;课程实施整个过程中的监控;以解答教职员工的困惑难题为主旨的指南。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框架不仅对学校的课程实施工作具有指导性,而且使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落实具有了可操作性。学校制定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规划对“建立与教学层次课程的连接”意义重大。 由此观之,实现国家课程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指导,在新课程体系学校管理模式下更需要学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关键词】:国家课程 课程实施 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论8-23
- (一) 研究背景8-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三) 概念界定11-14
- (四) 研究综述14-23
- 一、新课程实施对学校的内在诉求:校本化23-31
- (一) 新课程的结构及结构变化特点23-28
- 1. 新课程的结构23-24
- 2. 新课程的结构变化特点24-28
- (二) 实施新课程需要学校实行"校本管理"28-31
- 1. 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28-29
- 2. 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9-31
- 二、学校层面国家课程实施框架的构建31-54
- (一) 愿景31-36
- 1. 愿景的意义32-33
- 2. 愿景的内涵33-35
- 3. 愿景的形成35-36
- (二) 实施方案36-41
- 1. 实施方案的意义36
- 2. 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36-37
- 3. 实施方案的内容37-41
- (三) 课程结构和组织41-43
- (四) 工作计划43-45
- 1. 工作计划的特征43-45
- 2. 反思工作计划45
- (五) 评估、改进目标、记录和报告45-47
- (六) 指南47-48
- (七) 中短期规划48-50
- (八) 监控50-54
- 1. 监控的意义50
- 2. 监控的内涵50-51
- 3. 监控策略51-54
- 三、建立与教学层次课程的连接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3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弘飚,靳玉乐;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孙慧,孙运辉;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 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内涵[J];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崔允o7;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4 夏新斌;校本管理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本文编号:87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87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