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4:42

  本文关键词: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技术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使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探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现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被引入到了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模型的构建中。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学经验、教学效能感、技术特性、教学环境、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的易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易用认知、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有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对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意向有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角度,为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技术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课堂教学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编号CJA09136)阶段性成果之一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高校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效能研究”(编号:11JYC012)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2012年第2期总第209期目前,关于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研究,多侧重于课堂教学的使用行为,例如,外在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教师心理因素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等成果。相对而言,关于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研究较少,国外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El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秀华;;基于TAM和TTF模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2 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许易;杨成;;现代教学媒体心理学问题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4 蔺素珍,刘勇;高校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5 袁军;;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J];科学大众;2006年09期

6 熊澄宇,吴澍;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与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大学生信息素养区域化定位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谦智;吴国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3 刘翔飞;;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英教改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4 高晓玲;赵锡奎;;信息技术资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5 熊仕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方位整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2期

6 成秉义;;浅析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的激活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8期

7 张杰;;福建省农村人口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艾长春;;基于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0年08期

9 左中;;信息素养:职校生的必备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7期

10 刘建生;;中专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娟;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雪丽;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晓飞;延边地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孙幸成;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楠;英国中学ICT课程教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塔卫刚;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小荣;学生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D];扬州大学;2010年

7 杨琴;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胡波;低碳型信息化教育中的云计算辅助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峰;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丹丹;知识分类理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宋其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特征与策略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3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之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4 周守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05年02期

5 范永胜,赵志升;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问题解决教育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7 刘凡丰;网络教育的四种交互及交互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孙印杰;陈智芳;王敏;;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J];计算机教育;2008年07期

9 徐方亮;;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朱世峰;林金金;;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华容;;面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8期

2 那木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J];科学之友;2010年08期

3 方玉高;;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4 刘玉峰;;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科学大众;2008年10期

5 李改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浅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28期

6 齐永利;;浅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4期

7 栾克学;;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7期

8 李嘉;;中学电子阅览室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7期

9 贺晔;;莫让信息技术变成“蛇之足”[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5期

10 刘世英;;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朱卫东;安文成;马艳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反思[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徐东梅;;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春玲;王立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现状及趋势[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杨南;张应国;杜艳梅;;信息技术资源“零浪费”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赵国安;刘兴淼;宁帆;;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虚拟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 欧仕钧;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3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4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5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6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7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8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9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10 魏向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N];太行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琪;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广群;关于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伟均;论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e,

本文编号:1000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00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