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国培计划”4C培训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0:22

  本文关键词:“国培计划”4C培训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培计划 C培训模式 教育技术


【摘要】:"国培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组织实施的。针对参训学员已具备实际教学经验的特征,为保证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选用联系、建构、反思和延续的教学模式(即4C教学模式)开展培训课程。该教学模式的使用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获得参训学员的认可。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国培计划 C培训模式 教育技术
【基金】:贵州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支持(20120003)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及其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教育部推行并实施的“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希望通过“国培计划”计划培训出一批“种子”教师,使“种子”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卫东;廖福智;汤春梅;;贫困山区远程教育资源的科学管理及有效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9期

2 陈雨青;;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及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导刊;2010年08期

3 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以“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良;;“国培计划”有效课程开发五步走——以湖南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课程设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2 于忠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以大连教育学院“鲁班行动”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欣;;如何在校本培训中提升自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6期

4 张二庆;王秀红;;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以“国培计划”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5 郝明君;;需求导向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余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7 赵红亚;;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作用、问题与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张慧春;李升兴;补爱军;;“国培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研究——以我校的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9 杨哲;;国培生物教师教育能力创新培训探讨[J];继续教育;2012年03期

10 王东强;兰觉明;;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实效性质化评价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超;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模式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新;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有效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启清;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石金超;高校资源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合理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祯;;从教师的教育技术观看教育技术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2 林万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梁敬斋;王志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年27期

4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燕;;浅谈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5期

2 周秉勋;;回顾·展望·观念改变[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1期

3 李康;对引入国外教育技术观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4 刘梓红;论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高骏,代振华;教育现代化呼唤现代化教育技术[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吴云芳;人与现代教育技术[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4期

7 李利;;寓教于乐与高层次学习——谈谈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2期

8 华勇;张云龙;;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年15期

9 白云;;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再认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10 王凤基;;职业技术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校论文优秀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实施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郭华;刘迎春;;中美教育技术标准(规范)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硕;项国雄;;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1—2007年发文统计分析[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张一春;张琳;;面向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俊萍;边琦;李龙;;制定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理念浅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实习生安转红;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市场三维推动[N];科技日报;2002年

5 路平丽;“教育技术产业化应用创新平台”启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 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续梅;教师不懂教育技术不行了[N];科学导报;2005年

9 游泽清;从“精品”的误区中走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版编辑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宋永刚 辽宁省彰武县西六九年制学校 安宏伟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大工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4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申恩林;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支持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马青;信息化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春华;量规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