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羞怯与印象管理、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7:23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羞怯与印象管理、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
【摘要】:羞怯是一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的、常见的情感体验。Henderson认为,羞怯是在社交情境中的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羞怯一直被描述为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社交态度,或者是一种抑制状态。跨文化研究证明了羞怯的普遍性,在各种文化中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报告经历过某种程度的羞怯。国内外学者所做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羞怯体验比其他国家更加普遍,程度也更严重。羞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国青少年的羞怯问题进行细致的探索和分析。 羞怯个体的自我关注程度较高。Woody在1996年的研究中指出,高度的自我关注不仅不会提高社会交往的技巧,反而会加重羞怯的水平。羞怯会造成青少年社交技能的缺失,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伴团体。印象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可以通过自我的调节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外在环境保持协调,通过加强羞怯个体的印象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初中生羞怯与同伴关系、印象管理的关系。问卷使用山东师范大学张德岐编制的中学生羞怯量表,该量表由自责、表达的自我限制、异性关注、寻求赞成四个因子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实证部分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是山东省627名初中生。研究结论如下: 1.对羞怯进行人口学变量分析发现,性别在羞怯总分及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羞怯程度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羞怯总分及寻求赞成与表现的自我限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七年级与八年级差异不显著,九年级与七、八年级差异显著; 2.羞怯与同伴排斥呈显著正相关,羞怯与同伴接纳、印象管理呈显著负相关; 3.羞怯对同伴接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排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印象管理在羞怯与同伴排斥、同伴接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羞怯 印象管理 同伴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19
- 引言9-10
- 1 羞怯理论概述10-13
- 1.1 羞怯的界定10
- 1.2 羞怯的分类10-11
- 1.3 羞怯的表现11-12
- 1.4 羞怯的跨文化差异12-13
- 2 印象管理理论概述13-15
- 2.1 印象管理的结构及其测量14
- 2.2 羞怯与印象管理的关系研究14-15
- 3. 同伴关系理论概述15-19
- 3.1 影响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因素16-18
- 3.2 羞怯与同伴关系的研究18-19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9-21
- 1 问题提出19-20
- 2. 研究意义20-21
- 2.1 理论意义20-21
- 2.2 实践意义21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21-32
- 1 研究假设21-22
- 2 研究样本22
- 3 研究工具22-23
- 3.1 《初中生羞怯量表》22
- 3.2 同伴关系:同伴提名法22
- 3.3 《自我监控量表》22-23
- 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23
- 5. 研究结果23-32
- 5.1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23-25
- 5.2 初中生羞怯与印象管理、同伴关系的相关关系25-27
- 5.3 回归分析27-28
- 5.4 中介效应检验28-32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32-36
- 1 人口学统计变量分析32-33
- 1.1 性别差异32-33
- 1.2 年级差异33
- 1.3 独生、非独生差异33
- 2 初中生羞怯与同伴关系、印象管理的关系33-36
- 2.1 羞怯与同伴关系的关系33-34
- 2.2 羞怯与印象管理的关系34-35
- 2.3 印象管理在羞怯与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35-36
- 第五部分 对策与建议36-39
- 1 家庭36-37
- 2 学校37-38
- 3 社会38-39
- 4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39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39-41
- 附录41-43
- 参考文献43-49
- 后记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际铭;;幼儿社会退缩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2 高峰强;宫瑞莹;祁冬燕;王鹏;;小学生羞怯与孤独、同伴接纳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3 王艳虹,郭德俊;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1期
5 陈会昌,辛浩力,叶子;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6 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23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23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