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愿景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育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愿景
【摘要】:我国的教育学科研究处于不断的跨越发展之中。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分化、细化,教育学科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显学、国际学术交往中的重要平台,同时,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社会实践。但教育学科的学科特性还比较模糊,研究方法仍然单一,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创新教育学科体系,需要在独特的问题研究中丰富教育学科的科学内涵,在拓展全局性研究中发挥教育学科的影响力,在加强国际性研究中增强中国教育学科的竞争力,在加强前瞻性研究中增大教育学科的贡献度,在加强实证性研究中增强教育学科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科 教育学科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教育科研成果影响力研究》(课题批准号:BFA090019)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科学是认识教育活动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保证。教育学科作为教育研究的结晶,是教育科学的学科化体系,是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学科古老而又年轻,在改革开放后走出了一条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的自主发展道路,发现、思考和解答了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邦平;;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基于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 李海芬;论建国以来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历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付向东;;《让学生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引发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陈志萍;中外教育学教科书之比较及浅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何爱霞;;成人教育管理学发展综论[J];成人教育;2006年06期
6 王雷;;历史教育与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初探[J];时代教育;2007年24期
7 田汉族;卢曲元;谢少华;;论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吴淑娟,龚祖文;高等农业教育研究20年的反思和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2期
9 杨兆山;我国当代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浅探[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12期
10 叶四山;沈鹏飞;;CBE模式教学实效的取得[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健;初中英语差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张璐琳;动摇的基础: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作用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丽娜;高中后期文理分科教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图雅;高二文理分科重组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波;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演变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孙阳春;论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中国教育学的学术性格[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8期
2 冯增俊;周红莉;;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意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2期
3 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4 李江源;中国教育学的失语与话语重建[J];教育导刊;1999年12期
5 栗玉香;实现教育学话语根本性转换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致作者[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7 ;致作者[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9期
8 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巴战龙;;我心目中的教育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10 陈艳红;;现代性境域下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旨归[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徐明道;;师范学校开设“陶课”的必要性[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5 毕苑;;汉译日本教科书与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0~191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6 孙世华;于洁;;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黎庶;宋洁;胡福泉;;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岑国桢;;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顾与前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慧君;;“民主”与科学——对我国矿权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柴夏萍;;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 文;中国教育学走过沧桑百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教育探索和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周霖;重建教育理论创新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钱婷;教育2004:描绘中国教育成长年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叶隽;对话:从“文体拓展”到“思想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旷;《基于项目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研究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安玉红邋温德成;请来顾客谈需求[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马文方;不拘一格降人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元涛;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的再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伍红林;合作教育研究中两类主体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勇;以体系结构为视点检视20世纪我国《教育概论》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彦晓;北京永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吕伟;汉正街系列研究之六 搬运工[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昱之;概念性旅游规划理论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洪珍;王质《诗总闻》考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万金鹏;史华慈毛泽东研究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朝格斯仁;蒙古族白纛祭祀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晓光;刘勰《文心雕龙》修辞内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吕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3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