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5:28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 消费文化 青少年道德观


【摘要】: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时代环境,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作为德育主体应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寻求破解消费文化消极影响之策略。在正视消费文化的基础上,坚守学校的育人操守,创新德育思路,提升德育对世俗生活的调解力;变革德育内容与方法,挖掘消费文化中的积极资源,增强德育内容的现实契合度;搭建开放式道德实践平台,使青少年在参与体验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气和践行道德的力量。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
【关键词】德育 消费文化 青少年道德观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及学校德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00220)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12YJA880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消费文化是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而逐渐生成的。19世纪中叶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亚当·斯密的“勤俭节欲”型经济政策理念受到重创。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供给过剩,导致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消费不足,“节俭和储蓄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不利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昕;消费文化:鲍德里亚如是说[J];读书;199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声论点[J];山西老年;2009年02期

2 王美芳;;科技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9期

3 飞飞;;写字楼里的“新贵族”[J];中国就业;2000年09期

4 祖群英;全球化条件下的消费文化之透视[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郁方;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变迁与特征[J];学术研究;2005年07期

6 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潘家华;;奢侈消费文化当止[J];半月选读;2007年07期

8 田文利;张筱薏;;现代消费的文化性及其文化控制逻辑——现代消费文化权力引论[J];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9 杨金雪;;简论消费文化[J];学理论;2008年08期

10 黄勤;张益宁;;论后现代主义对消费文化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城市居民消费文化研究综述[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冯文华;;新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文化变迁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审美覆盖的三重压迫[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5 伍婷;;融入消费文化,打造服装专业物流中心[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菊;房春生;;循环经济理论对消费文化的影响趋势分析[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户晓坤;;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性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苏晓静;;走出窘境 德润人心——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云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鲍金;;消费文化的资本化及其后果——现代消费文化的资本控制逻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京沪穗三地消费文化透视[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2 记者 禾山;美食品安全官员:屡次召回中国产品与贸易无关[N];民营经济报;2008年

3 林树明;消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姚音;宜家:打造消费文化的“逆向战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北京数字一百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汤雪梅;京沪穗消费文化差异明显[N];国际商报;2004年

6 海风;消费文化漫议[N];新疆科技报(汉);2001年

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所 李源;转为危机:提升中国经济[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8 记者  徐丽婵;百货业的“消费文化”之争[N];黄石日报;2006年

9 曹洋;书法在消费文化中的命运分析[N];美术报;2009年

10 小雨;消费观念变革推动零售业态发展[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杨斌;消费文化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王红媛;波普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康艳;“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辨析[D];辽宁大学;2009年

10 赵元蔚;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林;论当代设计艺术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策略[D];厦门大学;2006年

2 张姝丽;试论和谐社会中的消费文化建设[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3 吴丹;从《时尚》看女性时尚杂志的消费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楠;消费文化下的新生代绘画与后新生代绘画的情感表述[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麦振中;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任萍华;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庞亚力;休闲服装消费文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陈莹;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对我国政府指导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晓薇;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儿童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鲍懿喜;消费文化视野中的设计与社会[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71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71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