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育救国论”论衡

发布时间:2017-11-07 01:26

  本文关键词:“教育救国论”论衡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救国论” 价值 评价


【摘要】:"教育救国"是中国近现代影响极大的关于教育功能的主张。近现代中国一大批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信仰教育救国功能,并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的实践。但是,就"教育救国论"的评价问题,历来聚讼不清。应当肯定地说,"教育救国论"所遵循的是社会改良的路向,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在中国近现代是不能分出伯仲的。尽管教育未能救国,但应看到教育救国是有条件的,近现代中国并没有满足其必要条件。即便如此,在大半个世纪"教育救国"思潮的冲击下,教育自身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教育救国论”是伴随着国家和民族出现危机形成的通过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以达救国、救亡目的的理论。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的“声光电化”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潮水一般涌入国门,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局与危机。如何变危机为转机,如何解除亡国灭种之危,中华民族如何转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李忠萍;;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人才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3 李华丽;郭双林;;论胡适“无后主义”的中庸色彩[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4 岑红;;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5 陈芳;;清末留日学生与地方督抚间的政治博弈——以留日陆军士官生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6 郭卫东;;释“北洋”[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7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肖海平;邓银城;;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李慧娟;房岩;姜雪;;民国初期“重商轻农”思想的危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丽;;李R既恕按蠛有∷怠敝械摹跋执盵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鹏;;《钟馗嫁妹》研究之一——以清末民初天津泥人张艺术作品为中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丹;;关于职业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梁丹;王春娜;赵建庄;贾临芳;王占英;吴昆明;;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郝明工;;世纪文学的中国命名——关于“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若干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牟映雪;;雷沛鸿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建琼;;陶行知抗战时期的四川教育实践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童富勇;;乡村教育运动与晓庄师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周晔;;教育近代化的积极推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刘福森;;劝学所与私塾改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会;幼儿园新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管宏平;常德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年)[D];湘潭大学;2010年

9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J];教育探索;2002年10期

2 石莉,苏力;美国课程观的价值基础及其评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晓华;论教育评价的界定及其特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项久雨;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主体与客体[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汪咏波;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价值主客体统一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3期

6 付斌,张惠民,刘秀英,赵连山;新形势下应如何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价值[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年02期

7 邢金萍;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情绪状态”一节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王荣成;论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田向阳;对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10 刘世保;田宏杰;;基于责任事件的责任教育概念分析及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立新;;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的研究与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曾水兵;;小原国芳的教师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曹彬;;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语”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峗;王伟;佐斌;;大学生对心理学态度的调查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永雯;;如何科学地解释学生测评分[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付安权;;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武翠红;周采;;论外国教育史学理论及研究的必要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张大均;陈丽;;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特点及其认知归因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4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丞;试论陶行知的学习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旭辉;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价值与运作[D];重庆大学;2007年

3 范姣;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的整体特征及其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培秀;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苗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晓光;课堂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隋耀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宫黎明;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肖国刚;课程知识观之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0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50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