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原则和评价探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原则和评价探究
【摘要】: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明确教学设计的含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评价标准,真正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为研究教学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武警学院训练部;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为核心的教学规划与准备。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秀峰,亓小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2 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革;实现教育信息化 培养良好信息素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徐勇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3 夏俊,唐智松;学校组织变革及其绩效研究——学校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规模的绩效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邵珠洲,王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学建构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5 马秀峰,亓小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6 亓小涛,马秀峰;“教育技术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7 张淑莲,胡晶,乔海英;河北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8 徐福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9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0 余武;加入WTO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杨同华;李赵国;;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王晓丹;樊磊;;从教育信息化看教育知识管理[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4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孟小芬;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贾义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盛小清;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金华宝;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晓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秀梅;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志珍;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林伟群;浅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高效学习体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曾亦琦;基于网络的教学信息资源库及其教学应用[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8期
4 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与支持工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佶;;论师范院校开设《教学设计》课的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郝评;郝琨;;基于SCORM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2期
3 冯士海;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崔健;;教学设计的项目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0期
5 蔡奇杰;;教学设计模式的定性及其要素构成的层次关系[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6 高洁;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段伟;杜戈;曲鹏;;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实践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年Z1期
8 李永根;李步清;;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01期
9 胡敬爽;黄国华;;教学设计模式有效应用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6期
10 兰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伍培光;;以专业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宇宁;;网络信息对学校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刘培玉;帅相志;刘方爱;鲁燃;朱振方;孔祥霞;朱胜奎;;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规划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畅应云;;对今后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几点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7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昕;应用导向领舞信息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项志明邋周燕虎;让课堂向信息化战场延伸[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军 本报通讯员 黄育杰;信息化教学为职工提素[N];人民铁道;2010年
4 记者王志华;农四师一中信息化教学创名校[N];伊犁日报(汉);2010年
5 刘勇 龙潮 张荣兴;信息化教学 精细化管理[N];战士报;2011年
6 刘志波、余胜泉;教育信息化服务突破应用瓶颈[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杨晓宏邋张学军;别让技术绊住了脚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特约作者 邱元阳;献给信息时代的教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永锐 冯涛 苏峰 杨民武;给梦想插上翅膀[N];宁夏日报;2005年
10 李梓娴;班班通上“芯”光熠熠[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巩雪梅;山东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布春婷;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靖婷婷;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孔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志颖;基于案例的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都晓英;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淑X;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何红艳;基于EPSS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训练系统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岳佳丽;基于LAMS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6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2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