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教育新标准的概念框架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科学教育新标准的概念框架及启示 出处:《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加强科学和工程人才的培养,促进科学教育的一致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新发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核心概念》通过3个维度构建K-12科学教育体系,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8个"科学和工程实践",7个"跨学科概念",4门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这标志着美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我国科学教育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性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alent, promote the consistency of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K-12 framework of the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leased the latest: "practice,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the core concept of" through 3 dimensions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K-12 science educ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8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students must learn to master" 7, a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4 disciplines "core concept", which marks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cience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近期,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 Council,NRC)委任的新K-12科学教育标准概念框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核心概念》(以下简称《框架》)的报告,标志着美国科学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框架》将指导科学教育新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赵中建;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刘亮;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11期
3 陈芳芳;刘继和;;中美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含义与内容的对比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陈晓端;范牡丹;;当代美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特点与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8期
5 王凯;美国课程标准之评价标准的比较、评价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韩金荣;袁孝亭;;Google Earth在美国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3期
7 徐勤儿;陈金凤;;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比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年05期
8 柳笛;;美国数学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9 张海燕;;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简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10 许明,胡晓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述评[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慧;;浅谈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志刚;范数花;;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建议[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刘晓陵;;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生标准化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姚莉;;使用新教材 实践新理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刘善平;;中学思想政治课提问艺术浅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章亚玲;;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梳理[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伟锋;胥志东;;《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效果研究——对我校《体育(1—6)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的探讨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邓元庆;关宇;;电子系列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与示范教案[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昕;;反思我国体育课程研究所面临的问题[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房巍;“名师大讲堂”点拨未来名师[N];音乐周报;2007年
2 胡凯文;有感于拖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理解历史参与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刘全礼;对特教课改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张世善;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课改[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李谓;把握出题方向,事半功倍[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长泰县实验小学 何安主;“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领会与对策[N];福建科技报;2000年
8 李建平 双木 代群 熊润频;专家眼中的高中新课程设置[N];苏州日报;2005年
9 常储;语文教育要走民族化道路[N];吉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雅;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5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红章;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月华;美国基础教育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2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3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解红丽;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苏州大学;2005年
6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郑晓军;美国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吴布林;资源委员会与美国的技术贸易(1932-1949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0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4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