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课程:内涵、缘由及策略
本文关键词:融合教育课程:内涵、缘由及策略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教育是一个热点话题。要使学校的融合教育更富有成效,应重视课程问题。学校应调查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社会生活需要来确定融合教育课程目标、构建融合教育内容,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特点在课程实施时贯彻渗透性、活动性、合作性原则,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来评价融合教育的效果。
[Abstract]:The soci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s a hot topic. In order to make the school integrated education more effectiv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iculum problem. Schools should investigate and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Social life needs to determine the curriculum goals of integration education, build the content of integration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permeability, activity,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i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作者单位】: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融合教育课程的基本内涵所谓融合教育课程是指把各种旨在促使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流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资源转变为课程。[1]具体来说,就是让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纳入课程建设的轨道,让各种教育、活动系列化并有计划地纳入课程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兆信;万荣根;;社区: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3期
2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小主;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伦理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江华;;如何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2 范红军,何建军;论高师历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李红英;三种主流课程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张宏薇,陆作生;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特点及关系的分析[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5 程可拉,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百年发展轨迹的原因分析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沈芝萍;普通高校体操普修课程指导思想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纪韶;;北京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分析视角——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跟踪访谈数据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刚;李树;陈屹立;;人口流动增加了犯罪吗?——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同泉;;烟草行业网络远程培训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4 丁长江;李宏斌;李政;徐家宁;;整合化学学科课程内容,创新化学学科课程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雷;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竹慧;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自学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许丽;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汝卫兵;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玉新;宁夏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长俊;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纪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结合型评价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舒瑶;“台太”的社会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云芳;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融合规律浅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颜德如;合理的文化伦理精神:市场经济的价值坐标[J];长白学刊;1998年01期
3 黄灵万;关于城市文化的哲学和美学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饶会林;;我的城市文化观[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2期
5 孙骅声;论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长江建设;1998年02期
6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7 傅劲松,宁红涛;家园城市·生态城市·网络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与未来城市规划构思[J];城市问题;1998年03期
8 胡继华;神话与虚无之间的价值追寻——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伦理转向概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杨万柱;城市文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10 A.库珀 ,文平;文化人类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晓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铀,汪红,孔斌,周红,古天明;中等卫校课程目标教学评估体系研究[J];医学教育;1998年03期
2 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4期
3 和学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解读[J];学科教育;2002年01期
4 钟启泉 ,杨明全;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目标[J];河南教育;2002年02期
5 杨青勇;师专近代物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9期
6 李栋;关于构建“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及其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何平;高职写作理论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9 崔益林;把写作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作文教学模式的探讨[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04期
10 汪贺东;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开有珍;;建构“三维目标”下的《物质结构》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李端勇;乐成双;鄂青;吴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时效分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3 李树怡;宗华敬;靳润成;于小霞;;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研究——兼评我国体育课程目标[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梁莉;;浅谈音乐课程综合理念的本质与实践模式[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陈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联系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昕;;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结凤克;贺广生;王勤民;杨景善;濮琼;;软件工程思想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陈喜珍;;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的分析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黄逸恒;;地理课程与课程整合—澳门中学乡土课程目标体系建构[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罗红;;普通高等学校《定向运动》课程目标思考[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平;北京多元途径实现课程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文秋芳;真正达到英语课程目标就是学生的根本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郑慕贤;拿走“玻璃”,,让“鱼儿”游到对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封留才 江苏省口岸中学校长;以榜样力量引领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江苏省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鲍卫民;新课程下教材内容与目标的关系[N];中国体育报;2007年
7 朱汉国;新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罗朋;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应“五化”[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周艳;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张鹏;别让激情不经意间燃烧了理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黄腾蛟;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玉云;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献其;大陆与香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洁;《高中音乐鉴赏课》三维目标的实践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敏;艺术类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善梅;中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新娟;世纪之交两岸三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磊;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佳;价值观目标在中学德育课程中的落实[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齐华勇;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体系的探究及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夏芳;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慧;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71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7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