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构建基于生态系统观的家校合作

发布时间:2018-01-20 19:47

  本文关键词: 生态系统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 家长 教师 班主任 学校 家校联系 专题讲座 主题班会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构建基于生态系统观的家校合作,建立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的合作与联动机制,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家校冲突。
[Abstract]:Urie Bronfenbrenner, a psycholog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put forward ecosystem theory. He believes that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a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other natural and 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ly the cooperation and linkage mechanism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can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at its source.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青浦区东湖中学;
【分类号】:G459
【正文快照】: 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er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构建基于生态系统观的家校合作,建立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的合作与联动机制,才能从源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荣明;;农村家校合作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7期

2 陈峥,王建梁;家校合作的纽带——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5期

3 冯婉仪;台湾协和学校家校合作掠影[J];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Z1期

4 申瑞芝;家校合作 培养合格人才[J];北京教育;2002年06期

5 陈利平;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家校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4期

6 张敏;;探讨家校合作中的学生地位[J];今日科苑;2008年20期

7 乔晓丽;李菲;;网络,家校合作的新桥梁[J];中国教师;2007年01期

8 蒋平;;家校合作:教育的永恒话题[J];天津教育;2008年05期

9 周雪莲;李双龙;;中小学家校合作微探[J];教学与管理;2010年29期

10 陈凤梅;;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城区第七中学 张全利;家校合作: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N];鹤壁日报;2011年

2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杨晓丹;用沟通打开家校合作之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邵滢;家校合作成就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唐维杨;家校合作精诚化[N];泸州日报;2010年

5 晓雪;家校合作孩子受益[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徐吉志;家校合作三对策[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于明伟;和谐撑起教育一片蓝天[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古田一中 曾少林;家校合作,寻求心理辅导的新突破口[N];闽东日报;2009年

9 徐慧泉 宋小横;家校合作德育模式初探[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西苏旗教育局;办好家长学校 探寻家校合作途径[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蔡梓瑜;澳门家校合作发展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7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达红;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新;家校合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丽华;中小学家校合作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彦娟;家校合作的现状思考与形式革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咏娴;生本教育前置性研究中的家校合作探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姜志坚;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易琴春;构建良好家校关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伶俐;家访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潘振娅;影响家校合作的家长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9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49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