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的个案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04:30

  本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 TPACK 现状 对策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新兴焦点。当前的TPACK研究大部分是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的简单再扩展,本研究回归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从"为什么教?教谁?教什么?如何教?效果如何?"五方面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讨论了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从培养教师自觉、加强教师培训、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推进教研活动和提高反思力等角度提出了对策,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TPACK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了参考。
[Abstract]:TPACK) is a new focus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Mos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PACK is a simple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This study goes back to the basic question that teachers need to consider in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starting from "Why teach?" Teach who? Teach what? How? How did it work?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PACK status of IT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from five aspects,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PACK of IT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at present.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teachers'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ngles of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creating environment, creating atmosphere, promo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reflective 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TPACK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河南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50158)部分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无论是“自我教育”还是要“教育别人”,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二是怎样进行教育,三是什么样的知识和认知形式限制和规定着使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1]。因此,作为要教育别人的教师必须面对“为什么教?如何教?教什么?”,同时还应考虑教的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良宏;;教师的理论自觉:意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2 杨翠蓉,胡谊,吴庆麟;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3 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4 詹青龙;顾小清;;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蕊;临沂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妍;;反思性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宋莉;;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尹小芳;;关于反思型外语教师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实习老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尼克·温鲁普;简·范德瑞尔;鲍琳·梅尔;;教师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2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3 孟宪凯;美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9期

4 高洁;中学新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成人教育;2004年12期

5 徐晓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试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2期

6 田振清,陈梅,周越,昭那斯图;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方案的设计与相关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光佳;聆听教育信息化的高音与低音——对我国东部一个中等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刘志波,郑良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9 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孙名符;李保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淑艳;甘肃省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崔国安;临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秀钢;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霞;;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开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6期

2 胡运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22期

3 李日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成功(教育);2007年01期

4 张明;马明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石玉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5期

6 刘淼;;肇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教师;2009年S2期

7 陶治宁;;“携手助学”——开启智慧之窗[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10期

8 ;这就是工作——透视信息科技教师的职业前景[J];计算机教与学;2003年Z1期

9 丛中笑;;光荣的荆棘路——献给全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Z1期

10 方其桂;张骏;;以评优课为载体 丰富教师业务培训[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联荣;朱承敏;焦小玲;;民办学校民主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张立新;;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不足和趋势[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历史与现实的对话[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邓丽芳;;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方银;邹飞;;浅谈山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康杰;李谦光;;公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丹君;;英国大学心理咨询的现状——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例[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河;张永华;;发挥信息技术教师作用,促进校本培训发展[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立煌;改变农村“应试教育”的现状[N];江西日报;2000年

2 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 刘静;浅谈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学知报;2011年

3 ;多管齐下 促进海南教研深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9年

4 记者 路熙娜;新区“好学校”将越来越多[N];滨海时报;2010年

5 孙国渝;网络化教育现状[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张波;高校与其扎堆广州不如重划布局珠三角共享[N];南方日报;2009年

7 孙国渝;中国的网络化教育现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郭思;传统项目学校现状如何? 山西调研结果不容乐观![N];中国体育报;2002年

9 河北沧州市青县二中 马强;初中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软件的研发与设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10 刘晓燕;日本针灸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盈;高校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琼;四川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齐秋香;山东省基础教育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春霞;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彤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孟繁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现状与对策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8 刘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王兵兵;中学物理教育网站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9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59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