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生态中的“墨菲障碍”
本文选题:生态系统 切入点:墨菲障碍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群落,大学、中学、小学是整个教育生态链环中的一环,由此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影响教育群落的生态因素很多,其中"墨菲障碍"是关键。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规避"墨菲障碍",就必须要求全体教师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观,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Abstract]:Educ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community.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are one of the links in the whole educational ecological chain, which constitutes the educational ecosystem, and there are many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Among them, "Murphy obstacle" is the key. To avoid the "Murphy obstacle"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quality education, all teachers must set up a view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the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body and mind of students, so as to avoid the "Murphy obstacle"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华工商学院;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博;高冠新;;简论国际“碳政治”困局[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2 王晓华;;西方生态批评的三个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3 袁玲红;;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伦理反思[J];前沿;2008年09期
4 印卫东;郑大俊;;为了环境的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情感化[J];前沿;2010年01期
5 范松仁;;和谐 幸福 公正 疏解:低碳生活的伦理维度[J];前沿;2010年09期
6 王经北;;诱惑与困惑:低碳对生态文明的意义[J];前沿;2011年09期
7 饶峻妮;郭盘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伦理内涵及哲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8 仙珠;;关于在高等院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2期
9 彭坚;郑百灵;;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人与自然——兼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求实;2009年10期
10 袁诗弟;;人与自然关系的论争辩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小梅;沙晋明;;环境伦理观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樝;龚建文;周永章;曾美莎;;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制度探析——以广州市为案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9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10 李晓黎;;解决遗产地旅游发展与保护矛盾策略之逆向思维——从容量控制到环境伦理思考[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5 朱步楼;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董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汪任平;生态办公场所的活性建构体系[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威;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秀科;论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立;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梁红军;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徐少亚;生态伦理:超越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幼;《瓦尔登湖》:重探梭罗的深层生态学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及其价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靳瑞芳;农村环境伦理教育的生态文化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0年03期
2 时湘云;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兰州学刊;1999年03期
3 乌满尔江;;浅谈对初中教学管理的一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6期
4 吴奇修;;异步教学真正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转轨[J];异步教学研究;2009年Z2期
5 林松;浅议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姚淑云;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7 王艳丽;;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0年01期
8 师天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J];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06期
9 叶雪龙;;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J];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10 王萍;;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明;;素质教育,,我们深切的呼唤[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黄敏;;高校管理引入ISO9000重要性探究[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葛建军;;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办学水平[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高允生;朱玉云;赵晓民;李娟;王德才;刘宗昌;徐晓燕;刘慰华;;实施素质教育中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金桃;;论民办高校如何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来创建和谐校园文化[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袁伟东;;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体会[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王继红;;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管理改革内容探讨[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9 邹文玉;;试论家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10 李雪英;;摆正领导角色 强化管理艺术——谈“宽”“猛”相济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淑娴;抓好中小学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N];烟台日报;2008年
2 钟能文;素质教育还有多少樊篱需要打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徐晓东;推进素质教育应“立”字当头[N];威海日报;2008年
4 宋杰;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教学观念[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5 张浚川 (作者单位:古浪县大靖花庄初中);谈初中素质教育[N];甘肃日报;2007年
6 李爱萍;素质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N];学习时报;2006年
7 刘宪恩;从“县中现象”走向县域素质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温红彦;素质教育,你为什么步履蹒跚[N];人民日报;2007年
9 沙丽;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换[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李俊国;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要点[N];咸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梦;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焦树英;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绵羊放牧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周梅;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朱仲元;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蒸散发模型与植被需水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朱昆;体育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艳萍;基于VPN技术的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2 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宋煜;湖南省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锐远;高校教学秘书队伍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吉宏;北宋地方官学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戚庭跃;西南联合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心忠;二级管理——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上的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孟祥双;基于学分制的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5年
9 王江辉;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的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魏景光;应用J2EE技术构建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支撑系统[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64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6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