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破圆”是圆吗——谈谈知识的客观性

发布时间:2018-03-09 20:43

  本文选题:知识 切入点:客观性 出处:《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知识是客观的"主要是从认识方式上来界定的。认识方式可区分为"自我中心认识"和"自然中心认识",知识所倚重的是自然中心认识。在自然中心认识中,认识的参照标准从"人的内部感受"转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由此获得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客观的"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全新的理论指导,而不能完全寄托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
[Abstract]:"knowledge is objective" is mainly defined from the way of cognition. The way of cogn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elf-centered cognition" and "natural-centered cognition", and knowledge relies heavily on natural-centric cognition. The reference criterion of knowledge has changed from "human's internal feeling" to "external nature which is not transferred by human will", and the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 has thus obtained a solid foundation. "knowledge is objective" means that the study of knowledge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 new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can not be completely pinned on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靖国平;重构知识教学:一种交往价值的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俞正强;;感悟“童言童智”[J];人民教育;2010年09期

5 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6期

6 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1期

7 闫引堂;;超越社会建构主义——评当前课程社会学中的两种后社会建构主义论述[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8 杨俊亮;释义学与艺术认识[J];文学评论;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黄瑜;;黑格尔与海德格尔死亡观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刘在泉;;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论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吴彩强;;意向性和背景[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4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程红艳;;论杜威的教育环境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和震;;简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何杨勇;;对美国STW改革的评论——一种批判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孙斌;张艳芬;;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婷鸿;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华芹;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程之颖;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顾剑峰;高中数学“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赵汀阳;心事哲学之二[J];读书;2001年04期

5 靖国平;论我国现行学科知识教学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张华;;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1期

7 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观——关于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的讨论[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8 康宁;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J];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邹有华;教学认识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1期

10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平;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J];教学与管理;2001年02期

2 熊先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5期

3 张婷锦;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教学[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陆文静,刘喜波;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探讨[J];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滕飞;走向融合:嬗变知识观中对知识教学的再思考[J];学术论坛;2005年04期

6 鲁晓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J];黑龙江教育;1997年03期

7 靖国平;论我国现行学科知识教学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邓素文;;知识的客观性与教学的间接性[J];中国教师;2010年17期

9 陈佑清;广义“教学论”[J];学科教育;2002年03期

10 周天梅;;从“授受”到“内化”的转变——论素质教育中的“知识”教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雪琴;;大学生心理中介客观性现状及特点评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弛;;独立后印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张弛;;独立后印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顾春;;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刘新科;;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上)[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吴霓;;试析元代教学思想的特异性[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王凌皓;;中国传统私塾的训蒙原则与方法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志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授人以“欲”,先于“渔”[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江苏省无锡市教师 张蛰;来吧,同行们——让我听到你的声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孙振东;歧义颇多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 杨福家;培养公民: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N];联合时报;2007年

6 赵满忠(作者单位:大庆一中);基础教育的提升与超越[N];大庆日报;2005年

7 苏军;培养好公民是基础教育重点[N];文汇报;2007年

8 张家洼街道教育办公室 朱尔祥;浅谈对复习课的认识[N];莱芜日报;2008年

9 韦琰虹;别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做秀”道具[N];各界导报;2006年

10 陈厚舜;39名重度智残儿童在家上学[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3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何伯锋;数学学科领域知识学习的知识表征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尹慧;影响蒙古族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格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关启佳;澳门实施教师评鉴制度之教师倾向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冬岩;对话理解—语言视野中的师生交往[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静;专题型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90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90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