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30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发布时间:2016-11-09 13:34

  本文关键词: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74-;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月)第1期;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李建霞,吴玉鸣;(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桂林;541004);摘要: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必要;文献标识码:A;StudyonRegionalKnowledge;InnovationStrategicCount;LiJ

-74-

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月)第1期

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

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李建霞,吴玉鸣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构建和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

必要。本文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西部12个地区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着眼于构建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关键词:知识创新能力;教育创新战略;因子分析;西部地区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StudyonRegionalKnowledgeInnovationCapabilityandEducation

InnovationStrategicCountermeasuresofWesternChina

LiJianxia,WuYuming

(Economics&ManagementSchoo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andestablishingthesustainableregionaleducationstrategyisveryimportanttothepromotionofregionalknowledgeinnovationcapability.BasedontheconstructionofevaluationindexsystemofknowledgeinnovationcapacityofChinese12westernregionsfromthreeaspectsofknowledgecreation,knowledgeflowandinnovationsupportcapacity,andemployingmethodoffactoranalysisofmultistatistics,thispapermakesafactoranalysisandsyntheticalevaluationstudyontheknowledgecreationcapac-ityofWesternChina.Then,theauthorputsforwardsomelong-runeducationinnovationstrategiccountermeasuresaimedatcon-structingandpromotinginnovationcapacityofWesternChina.

Keywords:knowledgeinnovationcapability;educationinnovationstrategy;factoranalysis;WesternChina

1知识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

在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耦合日益密切,强化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在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今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重视知识的获取、传播、使用

和创新,知识的创造、流动与应用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导力量。世界银行在1998—

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指出,“穷国

与富国的差距不仅在于资本的差距,而且也在于知识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创建知识的能力上的差距;因而提高发展中国家利用知识的能力的重要性,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西部地区知识环境、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研究”(2001C126),广西软科学研究课题“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证与广西对策研究”(桂科软0896003-2)。收稿日期:2009-01-04

作者简介:李建霞(1970-),女,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馆员;研究方向:情报信息与知识经济模拟与管理支持研究。

第1期(2010年1月)中国科技论坛

-75-

怎样强调也不过分”[1-2]。由此可见,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3],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源头,其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形成异常关键。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过程

[1-2]

因素。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为:(1)知识创造能力: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衡量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能力。投入方面的指标有: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人)、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人)、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全时当量(人年)、人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元)、人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元)。产出方面的指标有:十万人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项),十万人三种专利授权数(项)、百万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篇)、人均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元)。(2)知识流动能力:技术市场成人均交额(元)、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人均合同金额(元)、国外技术引进人均合同金额(美元)、人均FDI(美元)。(3)知识创新支撑能力: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支撑能力、人力资本积累能力、信息发展能力等方面衡量知识创新支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指标:人均GDP(元)、教育投资占

,是知识创

造、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提出新思想的耦合集成。对于中国西部地区来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因此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能力的主要承担者无疑是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整个教育研究系统。构建、制定能够长期而持久地促进和提升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为此,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的因素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对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小康社会、“五个统筹”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着眼于长远培育和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期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GDP比重(%)、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所占比例(%)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百人本地电话年末用户(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户)、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人)。

研究数据取了平均值,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目前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

业、国家、区域层面。在知识创新能力方面的定量研究主要是知识发展的分析[4]。国内学术界较少有知识创新能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知识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定量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缺乏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知识创新能力现状和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成果。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知识创新能力可以用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和知识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影响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根据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得性等原则,构建了中国西部省级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知识创新支撑能力等三个方面、23项具体指标来反映和衡量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西部地区)的知识创新能力状况,力求更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影响知识创新能力的客观

2003—2007》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07》。

其中,由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7》没有提供

2004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FDI数据,因此2004

年FDI数据来源于中宏数据库教育版(

macrochina.com.cn/),而2005年后FDI数据为外商

投资企业投资总额。

2.2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众多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因子分析法是一种

良好的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具有无需事先设定综合评价权重、定量客观等特征,且可实现两个重要目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估[6]。

2.3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因子分析采

用对指标值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然后计算其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1)。

由表1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4大特征值

-76-表1

公因子累计贡献率

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月)第1期

地区分别在4个主因子上的单项因子分数及综合得分(见表3)。

表2的斜交旋转结果显示:(1)公因子1主要集中在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科学家与工程师全时当量、人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人均研究与试验发

的累计贡献率达88.3%,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8.3%,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对提取的

展经费内部支出、百万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等方面,主要反映了知识创造的投入能力,其贡献率最大,达到47.5%。陕西、四川、重庆、宁夏等地区在西部平均水平之上,说明这几个地区的知识创造投入能力相对较强,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较差;(2)公因子2主要集中在十万人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十万人三种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人均交额、国外技术引进人均合同金额等方面,贡献率达到21.2%,主要反映的是知识创造的产出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重庆、宁夏、四川、内蒙古等地区在西部平均水平之上,说明这些

地区的知识创造的产出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较强,其他地区这些方面能力较弱;(3)公因子3主要集中在人均

4个公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同时,为了便于

对各因子载荷作出合理解释,需要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排除噪声干扰。由于各原始数据间存在一定正相关现象,为了结构简化,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得到斜交因子装载(图形)矩阵(见表2)。旋转以后得到的斜交因子装载矩阵清晰地将指标值按照斜交旋转因子矩阵中的高载荷分成4类,这4个公因子可作为评价我国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变量。在上述基础上计算2003—2007年西部12个

表2

因子斜交旋转后的图形矩阵(PatternMatrix)

GDP、6岁及6岁

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所占比例、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万人本地电话年末用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等方面,贡献率为12.3%,主要反映了知识创新支撑方面的能力,新疆、内蒙古、重庆、陕西、宁夏等地区在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之上,其他地区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弱;(4)公因子4贡献率为7.4%,主要集中在教育投资占

第1期(2010年1月)

表3

中国科技论坛

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序

-77-

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等两个方面,反映了知

识创新支撑能力的教育发展支撑能力,其中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影响为负(-0.8760),是约束西部地区知识创新支撑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因素,内蒙古、宁夏、广西、四川、陕西、新疆等地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较强,其他地区较弱。

从以贡献率(表1)为权重的四个公因子综合加权得分(表3)来看,知识创新综合能力在西部平均水平之上的地区有陕西、重庆、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在平均水平之下的地区有甘肃、青海、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可以看出,就是在西部地区内部,知识创新能力的四个侧面及其综合能力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也是非均衡的,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

度,开发人力资本

本文的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过低是制约西部地区的主要瓶颈因素。因此,通过自筹、中央转移支付、民营资本及东西部对口帮扶等方式筹集教育发展宝贵的资金,尤其是增强贵州、重庆、青海、云南、甘肃、西藏等省域的教育投资占

GDP比重,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

教育,有重点地发展局部地区具有一定基础的高等教育,通过开发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增强其对知识创新能力的支撑能力,是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首要基础工作。

3.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以职业技术及部分高西部地区各个省域的文盲率很高,普及九年义

等院校为主体的教育创新体系建设

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加速普及各类教育,尤其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增加广大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机会是当务之急。同时西部地区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促进以职业技术及部分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教育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培育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使得西部的高校尤其是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广西大学等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广大教师更好地肩负起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其在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3着眼于提升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战略对策

制定和实施长期的教育创新战略对策,逐步构建和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知识创新能力,是西部地区追赶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创新能力非常低下,因此,为了促使西部区域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采取国际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国外获取知识,扩大、加强广大公民交流知识与信息的能力等方式以外,还必须从决定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入手,制定长期的、可持续的教育创新战略及对策,才有可能在未来成功崛起、实现追赶。

3.1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资强

-78-3.3

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月)第1期

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形成有利于创业与创新的营造一个各具特色、有利于创业、创造和创新的

知识创新文化氛围和自主创新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一条长期而有效的有利于知识创新能力构建的策略。

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傅家骥.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J].中国科技月报,1999,(8):37-39.

[2]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16.[3]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4-9.

[4]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责任编辑刘传忠)

"""""""""""""""""""""""""""""""""""""""""""""""""""""""""

(上接第28页)

管理和规划、国际市场开发以及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政策,推动区域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激励主导企业创新行为、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以及主导

企业与配套企业间的协作能力,大力发挥集成式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杨续.武汉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分析[J].当代经济,2007,(10):108-109.

[2]吴金明,钟键能,黄进良.“龙头企业”、“产业七寸”与产业链培育[J].中国工业经济,2007,(l):53-60.

[3]吴华清,刘志迎,李静.芜湖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式集群发展调查、评价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0):88-91.[4]莫兰琼.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消费导刊[J].2008,(5):35-36.

[5]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网站:

[7]张贵,周立群.产业集成化:产业竞争未来战略———对天津高新技术产业的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4,(3):82-86.

(责任编辑张九庆)

!!!!!!!!!!!!!!!!!!!!!!!!!!!!!!!!!!!!!!!!!!!!!!!!!!!!!!!!

(上接第37页)

造产业的高度发展。再制造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投入的侧重点和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产业萌芽阶段应采取政府激励模式,培育再制造产业的生存环境;产业成长阶段采取技术推动模式,促进产业的快速进步;而产业成熟阶段则交给市场,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使再制造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正处于萌芽期与成长期的过渡阶段:政府初步制定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准

备投入再制造产业,,再制造产品的消费意识正在增加,市场初见端倪。该阶段下,政府应及时总结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经验,适时修订汽车报废政策、废旧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政策,在试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再制造产品管理政策和标准法规,进一步扩大再制造生产体系,引导建立消费体系,为企业培育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和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再制造技术研发提供激励,为进入再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等.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01):1-7.[2]黄少华.厂家责任制能否改变报废汽车回收难题[N].中国青年报,2006-02-23.[3]徐滨士等.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0.[4]张兴波.投资决策理论与应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储江伟,张铜柱.汽车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探讨[J].汽车与配件,2009,(03-04):64-66.[6]沈德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简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谭果林)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30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_图文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30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_图文.Doc

  【】

最新搜索

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_图文

人际交往心理训练第四篇

衢州市水力发电企业名录2016最新版

2016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详解教师劳动的特点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1)

53模块认识

不同来源北五味子的质量研究24

50政法委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连我爸爸都没打过我」是哪一部高达主角的台词?

18七年级语文散文和小说阅读训练


  本文关键词: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69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