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试论我国教育范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8-04-30 12:17

  本文选题:教育范式 + 教育改革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包括社会文化价值、教育体制机制的整体性转型,即教育范式的转变。它是以理论创新、文化更新为先导的。为此,需要深入的社会动员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凝聚改革共识,探索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和社会创新的新特征,重视自下而上、在基层发生的"静悄悄的革命"。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放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机制,通过改善政府治理,简政放权,激励地方和基层创新,培育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形成上下结合、多方合力的新局面,推动教育范式的整体改变。
[Abstract]:A substantial educational reform, includin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paradigm. It is guided by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renewal. Therefore, we need deep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extens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condense the consensus of reform, explor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ocial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network ag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quiet revolution" that takes place from the bottom up to the bottom up and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needs to further implement and amplify the new mechanism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integration". By improving government governance, simplifying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encouraging local and grass-roots innovation, and fostering learning-oriented individuals and learning-type organizations, Forming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and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parties, promoting the overall change of the educational paradigm.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东平;;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石中英;;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回顾与讨论[J];教育学报;2011年06期

3 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5期

4 段敏静;裴新宁;李馨;;教育系统的范式转变——对话国际教学设计专家Charles M.Reigeluth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小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鲁玉莲;;对思想政治课评课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潇潇;;国际化视野与地方化行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与定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9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10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静;;工程力学课堂中师生心理因素[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4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s,

本文编号:1824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24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