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教育思想述略——以“东游日记”为中心
本文选题:清末 + 赴日考察官绅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摘要】:甲午战败后,清朝大批官绅为"救亡图存"赴日考察教育。在日本考察期间,他们积极地吸收西方和日本的教育思想,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主张建立完整新式教育体系,推广国民教育和提倡实业教育。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教育思想仍带有急功近利和保守的色彩。
[Abstract]:After the defeat in 1894, a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s and gentry of Qing Dynasty went to Japan to investigate education for saving the nation from death. During their study in Japan, they actively absorbed the western and Japanese educational ideas, promoted the renewal of their own educational concepts,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new educational system, popularized n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educ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and classes,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still has the color of eager achievement and instant profit.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厦门大学历史系;宜春学院科研处;
【基金】:宜春学院社科立项项目“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9;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慧;吴汝纶与清末学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维真;;弃中择西:清人吴汝纶医学观的转变及原因分析[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叶德明;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陈洪捷;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4 李超;中国近代司法审判权的构建途径:权力重构与制度移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郭德侠;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刘阳;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嬗变[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王立诚;;19世纪中国人历史观念的新旧过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乔素玲;近代中国女学与日本[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施克灿,马忠虎;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10 李永贤;容闳: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张立程;西学东渐与晚清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屏;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D];河北大学;2001年
3 陈兴德;近代教育家吴汝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钟令彩;齐鲁大学与近代山东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7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陈瑞;严复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贡献[D];安徽大学;2002年
9 刘学琴;清末留学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祁映宏;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研究的体制化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霞;;清末留日法政学人与辛亥革命[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娟;;清末留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资料的译介[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3 谷永清;张海林;;试论清末“新政”中的卫生防疫事业——以北洋地区为例[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4 贾艳丽;;辛亥革命中的满汉冲突与调适[J];清史研究;2011年03期
5 阮兴;;清末立宪思潮与近代甘肃法政教育的发轫[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蔡伊思锐;;浅析清末懿旨确立嗣君制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7 李强;;倪嗣冲与清末黑龙江新政[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江沛;;清末华北铁路体系初成诸因评析[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9 齐恩乐;;清末民国地权证明制度变迁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蔡禹龙;;清末杭州考市简论——以《申报》的记载为中心[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念群;边界的重设:从“采生折割”到清末“反教话语”看中国医疗空间的转变[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卫东;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D];厦门大学;2009年
3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吕一群;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刘宏;义和团迷信及其社会反应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翟海涛;法政人与清末法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留日人员与清末法制改革[D];河北大学;2005年
2 崔道峰;清末江苏地方自治述论[D];扬州大学;2005年
3 张敬;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韦斌;清末商部(农工商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郑跃涛;清末顺直谘议局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朱吉杰;清末直隶水利、水政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晶晶;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及其控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尹学梅;制度、运作与效应:清末国家邮政事业述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顾旭娥;赵尔丰与清末川边新政[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4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2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