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山东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6 10:33

  本文选题:山东近代教育 + 人才培养模式 ; 参考:《东岳论丛》2012年02期


【摘要】:山东近代教育改革发展 50 年,经历两个最显著的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 内行专家办教育,仿照吸收欧美学制及办学理念,突出基础教育和民众教育,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40 年代中共领导的山东民主政府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 以乡村为中心、以干部和群众教育为重点同时又兼顾普通教育。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回味并提供有益的启示。
[Abstract]:Shandong moder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r 50 years, experienced two most significant periods. The 1930s Shando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experts to run education, imitating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ol system and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Emphasizing basic Education and popular Education, adjusting School layout and optimiz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Shandong Democratic Government'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l led by CPC in 1940s: rural as the center, Focus on cadres and the masses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ake into account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orth thinking about and providing useful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百年(1901-2011)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9CJYJ03)”阶段成果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永昌,马亮宽;试论何思源对山东教育的贡献[J];齐鲁学刊;1999年05期

2 张书丰;何思源与抗战前山东教育的发展[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京;;清末山东教育“千门万户时代”——论杨士骧与近代山东教育事业[J];兰州学刊;2012年01期

2 张玉玲;刘德军;;山东现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特点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邵世友;论华岗教育思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吕明新,韩金远;山东人才资源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广海;;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过程考述——兼论后期创造社五位主力新成员的入党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1期

6 张玉玲;刘德军;王绪成;;试析山东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洪勋;;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救亡运动及其特点[J];兰台世界;2012年22期

8 袁滢滢;;从“平面”到“立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国山东教育史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仲维畅;;中国无损检测简史[J];无损检测;2012年01期

10 宋广波;;无脊椎动物胚胎学专业的进修生培养及乌贼、红螺研究——李嘉泳访谈[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孙存昌;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庆生;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门变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王赛;基于UIS的大学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傅宏远;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D];北京大学;2011年

4 刘传勇;何思源政治思想探析(1919-1949)[D];郑州大学;2011年

5 张庆美;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芳;登州文会馆与近代教育[D];山东大学;2011年

7 于守任;成仿吾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晓芳;山东国民政府文化政策研究(1928-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浩;抗战前十年山东公共图书馆事业研究(1928-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省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建军;;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8期

2 贺素华;;美、澳、加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张建平;;西欧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年09期

4 于波;;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刘瑜澍;;日本终身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孔艳静;;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6期

7 曹珊;黄清;;美国特许学校的特点及对我国公立学校办学的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孔小卫;金璐;;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文教资料;2009年10期

9 吴正宪;;徐斌给我们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1年04期

10 朱英双;;日本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理论界;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灵;;中国英语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陈利根;邱晨;;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王乃昌;;外军军事地理保障能力建设的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5 王娟;;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特点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黄宇;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德龙;;试析我国网络出版的发展特点及瓶颈因素[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周玉国;施江滨;;日本农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玉明;邵秀英;;21世纪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孙文平;;工学结合 产教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解教育发展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教宣 钱月航 杨照;更优质 更均衡 更高效[N];常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柴葳;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蔡国英;教育发展要争取“五个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记者 谢小曼;调整布局 优化资源[N];潮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施育玲;探寻加快教育发展大计[N];汕尾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莫蓉;以理论武装促进教育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我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N];西藏日报;2008年

9 宁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欧阳德群;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教育强县[N];永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胡晓琳 马灵军;彭阳县创新机制力促教育发展[N];固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士海;“列宁主义观”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伟;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洪尚郁;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雨;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嘉璐;欧盟违宪审查制度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琳;英国出版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4 梅田生;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及启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5 陈明君;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仝保勇;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伟伟;普京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及其启示[D];暨南大学;2008年

8 严德健;新四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甘迎春;解放前中央大学的学生运动[D];扬州大学;2008年

10 黄晓灵;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51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51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