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与超越——美国老师处理“孔融让梨”的德育案例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06 14:04

  本文选题:价值澄清理论 + 价值观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2年22期


【摘要】:正美国某小学学习中国文化,教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一个学生:"你会把盘子里的大梨让给邻居男孩吗?"这孩子回答:"不会。"教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吃什么东西都会剩下,我如果把大梨给他,他会剩很多,那不浪费了吗?"
[Abstract]:When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d Chinese culture, the teacher told the story of Kong Rong Jean Pear and asked a student, "will you give the big pear on your plate to the neighbor boy?" The child replied, "No." The teacher asked, "Why?" He replied: "he will eat anything left, if I give him the big pear, he will have a lot of, that is not wasted?"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邹绍清;方开学;;论价值澄清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华,颜晓丽;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与价值澄清[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方政;;论社会角色理论在大中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徐海林;彭泽民;;浅析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目标确立在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石展望;;体育教学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实验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7 陈丹;;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道德之我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8 袁桂林;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与完善人格教育理论的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9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霞;;中职德育创新的四个开放[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修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才;当代青少年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甘桔;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玉;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严佩芳;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恒学;高校德育人性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文全;论拉斯的价值澄清德育思想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静;李化树;;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梁子江;;价值澄清与德育方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4 杨继全;陈素梅;;价值澄清理论述评[J];科技资讯;2006年11期

5 莫星群;;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王萍;;价值澄清理论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3期

7 王春秀;王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形成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8 马小峰;;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6年02期

9 娄先革;;论价值澄清理论及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6年08期

10 秦弋;;对价值澄清流派衰落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朱莉;;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方法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钟涛;高宏锐;;科学课上进行德育,我这样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5 费红娟;;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中介作用[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殷洪涛;;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映红;;让德育回归真本[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陶红;;“身教”与德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建业;德育:首先要从怎样做人教起[N];辽宁日报;2002年

2 驻沪记者 张莉;赵德育:永远保持儿童般的笑脸[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记者 沈雪梅;虹桥二中10年打造特色德育品牌[N];南通日报;2008年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惊铎;如何提高德育的亲近感和吸引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高树林 通讯员 余志萍;弘扬历史抓质量 注重德育创平安[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康县大南峪学区教师 陈文月;在教学中抓好德育的几点体会[N];陇南日报;2009年

7 詹自飞 特约通讯员 李飞;创新德育模式打造铁甲英才[N];解放军报;2009年

8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金庆军;关爱——德育的根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王兴才 临淄区虎山小学校长;传承仁爱思想 打造特色德育品牌[N];淄博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杨光权;阿热勒乡“牧寄校”通过德育达标校验收[N];阿勒泰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3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6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储涛;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穆西安;企业的伦理化经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想;价值澄清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2年

7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9 闫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郝俊宇;试论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主体德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2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52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