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师教育评价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选题:教师教育评价 + 国际经验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摘要】:当前,国际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规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重视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以及关注对职后教师的评价。在我国,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对教育实习的评价流于形式、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专门的外部评价认证机构等问题。借鉴国际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的经验,我国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对教师教育实习环节的评价,改革教师职后教育的评价,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认证机构。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form, the emphasis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normal students and the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post-service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 such as the single form of evaluation, the mere formality of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emphasis on summative evaluation, the lack of special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o on.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ferenc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construct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orm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post-service education. Establish a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bod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明华;黄自敏;;信息时代教师教育评价思想、方法和制度的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袁军,毕诚;美国职前、入职和在职教师教育评估体系简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吴卫东;;德国教师教育的新标准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长德;试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长德;;写记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杨晓轼;;浅谈体育教师的素质[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4 刘佰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5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6 马健生;;培训新教师的导师:来自荷兰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冯展极;刘露迪;;论人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改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田菁;闫芬;刘春燕;;体育教师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段子才;黄汉升;;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孟瑜;;论教师教育的市场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运景;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明;美国教师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2 洪明;“反思实践”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争议——来自舍恩、舒尔曼和范斯特马切尔的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洪成文;质量认证框架下的美国教师教育质量保证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郭志明;从外部管理走向内部规范——20世纪末美国教师证书制度的专业化方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5 朱旭东;周钧;;美国教师质量观及其保障的机制、管理和价值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李琼;袁丽;;变革中的国际教师教育及其发展趋势——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刘保卫;;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路径——普林斯顿大学教师培养方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8 郭燕,李卫红;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洪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基于外国教育史学科著作类出版物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姚丽霞;洪明;;美国真的处于危险中吗?——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主旨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缪苗;美国新教师资格标准和考试制度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凡;美国教师资格普瑞克西斯考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丽玉;美国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涛;于伟;;基于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晓丽;许斌;;当前教师教育实习环节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年05期
3 张峰;;对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探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广杰;尚继武;刘燕;;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呼唤:教育实习指导师制[J];文教资料;2006年16期
5 吴泠;周志毅;;教师教育视野下实践性知识的培植:现状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胡兰;张继平;吕忠;;加强教育实习,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上饶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调研及建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胡福贞;;当代英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晓阳;;国家教委师范司召开中师《教育实习教学大纲》审稿会[J];师范教育;1987年08期
9 李岁全;;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体系的支柱[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钟小佩;试论英语教育实习的心理素质[J];广西高教研究;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义;秦涛;彭艳丽;张扬;;基于模糊综合判别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梁俊杰;庄嵘;;论两相流分流器性能评价体系[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彩虹;;网络企业的相对投资价值评估[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4 宋力;朱向军;;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评价体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峰;林松;祝媛媛;;构建教师学术、技术水平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中势在必行[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胡飞;杨昔;;城市主体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波;严立冬;;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胡春辉;刘晓东;;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高戈;;“三结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申琪君;;电子地图搜索引擎比较[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乐正(深圳社科院院长、教授);关注国内首个和谐评价体系[N];解放日报;2006年
2 本版编辑 陆炎 程忠 张卫玲 于文忠;如何看待课改后的评价体系?[N];中国体育报;2006年
3 记者 郝建新 特邀记者 郝吉;绿色指数成为考量节能减排新依据[N];科学导报;2007年
4 李铁军;泰达环境信誉体系全国领先[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5 周纪明(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6 锦秀文;登报道歉还需完善官员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记者 高铸成 通讯员 李泓;深圳首推“和谐评价体系”[N];工人日报;2006年
8 记者 蔡琦 应丽斋 通讯员 包毓琼;嘉兴“评价体系”开全省先河[N];嘉兴日报;2006年
9 记者 白天亮;“综合绩效”约束央企负责人[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黄晓华;建立城市信用发展环境评价体系[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斌;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刘苏社;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郑小晴;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周洁敏;大熊猫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曾丽娟;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萍;林业重点工程绩效审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宋荣兴;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郭晖;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彦君;保险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陈玲平;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信息技术环境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明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恩荣;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档案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纪冰心;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磊;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帆;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岁s,
本文编号:1957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