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内蒙古自治学院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00:42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内蒙古自治学院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6期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后,为解决内蒙古自治运动中干部短缺的问题以及方便内蒙古东部蒙古族干部的培养,经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与中共冀热辽分局商定,在赤峰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学院,由乌兰夫兼任院长。学院成立后,学员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陆续参加了清算反霸斗争、下乡征粮以及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工作,为此后的干部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Abstract]: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cadr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Movement and to facilitate the cultivation of Mongolian cadr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it was agreed b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Movement Federation and the Jireliao Branch Bureau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Chifeng established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College, by Ulanhu concurrently as presiden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llege, the students took part in a series of work, such as clearing up the struggle against hegemonism,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to collect grain, and land reform, through short-term training and study, which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cadres since the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实践历程及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研究”(08CMZ001)阶段性成果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1012633)成果
【分类号】:K266;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玉峰;乌兰夫傅作义共建蒙古族抗日军队[J];炎黄春秋;1995年08期

2 白音太;;“内人党”冤案始末[J];共产党员;2009年19期

3 胡文澜;党领导河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J];学习论坛;2005年08期

4 张彦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J];新视野;2005年05期

5 李锋,王孝成;刍论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共合作的内在动因[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谢英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爱华;;浅析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社会动员的经验——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对农民的启蒙和教育为例[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马沈;;军博里的“南昌起义”[J];环球军事;2007年13期

9 郭溪土;;新中国初期民主联合政府的几个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9期

10 王欣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军宣传工作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政治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李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3 步平;;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4 赵敏;;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的民族运动[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5 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念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范小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与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化(以1927—1940年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7 李勤;;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变迁[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克鹏;;纪念23烈士壮烈牺牲60周年[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9 张玉菡;;略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文化的功绩及其经验[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晋杰;;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清;抗日战争中的乌兰夫一家[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2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诞生的共和国之最(上)[N];天津日报;2009年

3 中央档案馆 殷月兰;斯诺之新中国印象[N];北京日报;2009年

4 赵德昌;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世界反法西斯的坚强堡垒[N];山西日报;2005年

5 华中师范大学 钟德涛;一部具有湖北特色的革命历史教科书[N];光明日报;2010年

6 陈至立;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N];光明日报;2007年

7 新四军老战士 原中共扬州市委农村工作部主任 王建平;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N];扬州日报;2010年

8 潘叔明;共和国60年崛起[N];福建日报;2009年

9 源泉;抗战中流砥柱[N];中国档案报;2005年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史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梅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孙建娥;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尚金州;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中;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奴化教育斗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苏萍;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主权的收回[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陈奇杰;解放战争时期天津学生运动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裴巧燕;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延安大学;2008年

5 殷南江;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慧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绥蒙地区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鲍惠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日军俘虏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丽英;五卅运动在青岛[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发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实践的经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洪森;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和改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7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7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