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构建以质量为本的教育问责制度体系

发布时间:2018-05-31 11:21

  本文选题:教育质量 + 问责制度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3期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构建以质量为本的教育问责制度体系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性制度安排。一个完善的以质量为本的教育问责制度体系除了涵盖教师、学校等教育主体外,还必须包括对于政府的教育质量问责。对于教师的问责、对于学校的问责、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三者只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教育问责体系,才能有效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Abstract]: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core task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t is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quality to build a quality-oriented system of 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system. A perfect system of 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includes not only teachers, schools and other educational subjects, but also accountability for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accountability of teachers, the accountability of schools and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an only be combined organically to form an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教育分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项目编号:AFA110001)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凌艳;李勉;张东娇;褚宏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评估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韩立福;;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3 褚宏启;;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白素娥;吴振利;;论我国教育督导的尴尬及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家存;周毛毛;;教育督导:中国与新西兰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李凌艳;李勉;张东娇;褚宏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评估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论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褚宏启;;教育法学的转折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张璇;;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原兰兰;;关于县级教育督导实效性的思考——以晋城市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杜爱文;;高职院校开展做教育日记活动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6期

8 邓宁;邓文达;;德国莱法州学校教育质量指导纲要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9 武蓓;;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现状的思考——内部评估制度视角[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10 贾继娥;褚宏启;;我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背景与内容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迎新;我国高等学校内外部绩效评价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公安;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吴晓春;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作鹏;责任政府视域下社会问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王华女;多维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峰;我国教育部门行政问责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刘旭;义务教育法问责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艳丽;高校问责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磊;行政问责法治化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宇彬;郑州市行政问责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乔祯;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璐晨;中小学优质学校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健;我国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兰静;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中男;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景轩,王印华;我国教育领域引入听证制度的实践及意义[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洪成文;90年代国外教育督导发展轨迹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赵中建;上级接管公立学校——费城学区事件凸现美国教育管理改革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4 刘国卫;;9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演变与核心价值诉求[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李树峰;;论校长问责制的定义、本质与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王淑娟;;对美国教育语境中问责涵义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王璐;九十年代初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背景、思路和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8 焦炜;;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J];图书与情报;2007年06期

9 杨雪;刘武;;政府绩效评估中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邹健;;刍议问责制中行政首长连带责任之有限性[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建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记者  胡航宇;[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蒋建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李茂;[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李天良;[N];光明日报;2006年

6 岳嵬;[N];海南日报;2006年

7 韩旭;[N];检察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崔克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杜文娟;[N];人民日报;2004年

10 胡瑞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进利;五向度课程领导框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人大监督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探讨[D];郑州大学;2003年

2 黄复生;转型时期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范式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丽华;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丽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5 吉明明;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的对策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6 郭昊嶷;教育行政诉讼制度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夏龙梅;行政伦理视角下中国公务员行政责任冲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良俊;论行政问责制[D];北京大学;2005年

9 燕明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田志毅;行政首长问责制的原理与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兴民;以新的教育质量观指导教学管理实践[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王洁;钟育南;张小红;;高校扩招与教育质量观——兼谈教学质量滑坡及对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廖舸;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大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赵莹;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包立平,周丽娟;关于高校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6 刘东波;学校教育质量观的重新审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思民,周旭清;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质量及其控制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8 孟春燕;;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之我见[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许彩萍;;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方晓东;王燕;;中国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脉络[J];人民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家训;;在微观学校层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为样本[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舸友;;试论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方式——有感《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潘佳;;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发布问责制度的改革——以公众参与外部问责模式为重心[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朱文鸿;;论行政问责制的价值取向与现实选择[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守涛;;公共安全管理恶性个案倒逼机制的制度反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长海;杨树雨;张奎元;张思法;李向春;;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研究[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罗漪倩;;论在人才塑造中的音乐教育功能[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劳凯声;;如何理解和设计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9 林茂瑞;;浅谈高校财会队伍建设[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10 鲁邦建;;社团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毛帽 编辑整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俞路石;安徽 主动谋划区域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教改试点全面启动,确定改革十大任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牛彦君;临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甘肃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丹容 夏晶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温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赵乃政;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做大职业教育产业[N];吉林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瑞霞;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给农牧区孩子搭建起飞平台[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白惠能 张 云;大姚县启动教育体制改革[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马基随;要加强市场化运作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N];商丘日报;2006年

10 李茹;高校债务窘况再敲教育体制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刘源;研究生教育质量功能展开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储诚炜;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纯真;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董昕;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平;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文静;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灵茂;优化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田丽丽;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孟雪;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及对策探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4 郑志强;论建立统一的行政问责制度[D];山西大学;2010年

5 王灿;我国现阶段官员问责制度初探[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蓝永丽;论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D];南昌大学;2011年

7 蒋莲;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俞红初;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李平;现实关怀:教育政策研究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火华;人大问责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9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9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