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育中介组织失灵及制度变革

发布时间:2018-05-31 09:31

  本文选题:教育中介组织 + 制度变革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34期


【摘要】:在我国,教育中介组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选择的结果。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育中介组织也出现了失灵的现象。教育这一组织系统要获得多元动力,需要通过制度变革,在重构教育中介组织与政府之间伙伴型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规则激励和资源创新调动教育中介组织参与教育发展的内在积极性,进而形成政府、教育中介组织和学校之间的良好主体间性。
[Abstract]:In China, education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have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cratch to existenc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he selection of institutions. However,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education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also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failur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luralistic motive force, th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 needs to change through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constructing the partnershi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The internal enthusiasm of education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mobilized through the regulation incentive and resource innovation, and the good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is formed.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5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小聪;刘述良;;公民社会中介组织的制度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周光礼;;论中国政府与教育中介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法学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董才生;王远;;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在逻辑[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4 葛大汇;;教育评估中介的组织属性与法理分析——论教育评估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方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2期

5 严振书;;转型期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文娇;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起郁;;论社会中介组织预防腐败的三维路径——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侯志阳;;主客观主义的鸿沟与衔接——吉登斯与布迪厄结构理论之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王义娜;陈彬;;教育中介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阐释——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5期

4 王振;;反思与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之外部法律环境论[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袁本涛;孙健;;治理视域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6 陈艳;;一种新型的独立学院治理模式的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1期

7 施炜;;我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定位与权力结构[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6期

8 朱丽;;教育评估:市场的缺位与合理介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9 谭秀兰;冯建蓉;;结构化理论:吉登斯超越二元对立的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10 刘耀明;;教育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丹;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文娇;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晓春;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佳宜;瑞典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扬波;我国民办高校外部治理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培东;我国成人教育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之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洋洋;不同类型学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韦艳梅;沪台两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刚;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政府行为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姜军安;JA教育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高艳利;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生存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朱向阳;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肖莉萍;美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梅;;重构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雷明全,胡武贤;我国教育市场失灵的表现、原因及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4年05期

3 谢鹏飞;CEPA对大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J];广东经济;2003年11期

4 戴革萍,毛水生,王庆文;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3期

5 金东海,李小红;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中介组织构建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3期

6 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7 盛冰;教育中介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8 彭江;“高等学校公共治理”概念的基础——理论、问题及规范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5年01期

9 聂国朝;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标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吴丽娟,马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类型分析与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英仙;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东海;发达国家教育中介组织及其借鉴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杨元业;论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毕国军;;深化教育改革与教育中介组织[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3期

4 陈洁;发展教育中介组织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5 金东海,李小红;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中介组织构建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3期

6 周光礼;;论中国政府与教育中介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法学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朱向阳;;教育中介组织与教育权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8 徐朝晖 ,林勇平;教育中介组织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J];中小学管理;2003年10期

9 凌晓凤;民办学校与政府关系重构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8期

10 王建民;大力发展非政府教育中介组织[J];北京观察;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勇;;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师资管理问题研究 民办学校师资管理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康乔;;民办教育中介组织业务探讨[A];海南省社科类社团秘书长培训暨社团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谷兴荣;;政府科教投资合理程度的评判方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段钢;;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投资战略[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惠林;;关于教育制度创新与变革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毕诚;;略论我国教育制度变革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高金岭;;我国教育产权制度基本问题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陈琳;;基础教育发展规模的宏观预测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让学校组织焕发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杨东平;教育内部的隐忧更值得重视[N];南方周末;2007年

3 谈松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裴俊华;发展教育产业刍议[N];安徽日报;2000年

5 关慧;民办学校需要特色生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社科处处长 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副理事长 刘复兴;改革呼唤权力的适当转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清祥;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霞蓉;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丽;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向前;义务教育阶段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吴琛;论推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红;政府在民办教育中的职能定位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余元启;民国时期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建新;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晓旭;政府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的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东晓;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