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空间:本质与重建
本文选题:课堂空间 + 本质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9期
【摘要】:课堂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情感、价值观交流的一种精神文化空间,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对话与交流空间,是一种能引起心理共鸣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追求的特殊空间。教育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课堂教学方式的格式化、教学评价的乏力是课堂精神空间缺失的主要原因。课堂精神空间的重建需要确立以人文主义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体悟教育精神,提升教学境界,提高教师营造课堂精神空间的能力,并视对话为教学的基本原则。
[Abstract]:Classroom space is a kind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pace in which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knowledge, emotion and values. It is a kind of dialogue and exchange space of spirit and emotion, and a special space of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pursuit that can arouse psychological resonance. The serious devi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the formatt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weaknes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classroom spiritual spa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spiritual space needs to establish the educ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with humanism as the ultimate goal,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al spirit, promote the teaching realm, improve the teachers' ability to create the classroom spiritual space, and regard dialogue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eaching.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42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庆昌;;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刘庆昌;;教师的功夫和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4期
3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龙建成;强建周;;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云珠;;教师文化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2 庄绪静;杨慧囡;;理想的追寻:现代教育品性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04期
3 王晨霞;崔国富;;重建教学的交往本质[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4 罗文芳;;现代教育中“人”的缺失现象分析[J];才智;2009年34期
5 蒋霞;浅析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刘东霞;刘金玉;;论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志国;;浅析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中的地位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8 贾太珍,江启秀;关于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9 张艳新;程爱华;;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06年02期
10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J];教育与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徐雪梅;;学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3 章国英;胡继岳;;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解决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凤琴;;当代大学生常见自我冲突与积极自我重建策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国红;;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赵丽红;薛新娅;;校园恶性事件对青少年影响状况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杨宪华;;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艳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董朝辉;李晓林;杨继平;;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探索性因素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亚然;;德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臻 刘淼 李晓寒;学生不会过马路 反映了教育的缺失[N];青岛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松筠;省教育厅长沈健代表:教育配套建设责任主体不可缺失[N];新华日报;2010年
3 易其洋;民意缺失是官员自评高分的主因[N];宁波日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陈良飞;南平惨案血的教训:追问“ 校门真空地带”监管缺失[N];东方早报;2010年
5 龚佳林;释放眼泪 弥补教育的缺失[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Sara Goldrick-Rab/著 张小溪/译;美国学生无奈“倒转”源于信息的缺失[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姚博海;软实力:“焦虑”中国的缺失[N];华夏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瑞琳;监管缺失托管中心大多“脱管”监管缺失[N];扬州日报;2011年
9 苑广阔;教师节沦为送礼节 根源是信任缺失[N];贵阳日报;2009年
10 兴化市教育局 夏桂成;开放的课堂天地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子莹;我国现代教育督导权威的缺失及其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蒋冠裙;学习型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永华;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国莉莉;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权利意识缺失与重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魏筠;学校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艳;中国教育研究原创缺失的主体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丹;自我的迷失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9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5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