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
本文选题:课程改革 + 文化体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0期
【摘要】:文化体可以理解为文化体系或组织,它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质。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形态,试行地方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地方文化体的客观存在呼唤地方课程开发:打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实现课程文化的意义;保持地方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适度张力。
[Abstract]:Cultural body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ultural system or organization, it is formed in a certain natural region of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local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rying out the local curriculum is the focal point and bright spot of the new round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local culture cal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rriculu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lif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societ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oderate tension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3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5 左新荣;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社会学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罗小龙,张京祥,江晓峰;苏南模式变迁中的小城镇发展及其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5期
7 吴亚林;;论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于语和,施晓薇;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先耀;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农村社会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郝锦花;新旧之间[D];山西大学;2004年
9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佑红;农村迷信与农村社会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玉兰;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冲突中的美学价值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评价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马晓娟;三个面向与邓小平文化发展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磊;文化学方法论与新文学流派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夏菲;在文化社会-20世纪西方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臧公余;论文化哲学视界中的“文化”范畴[D];苏州大学;2002年
10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王佩雄;从教师权威、儿童中心到课程结构——略论近、现代西方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子文;;英国强占香港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郭家骥;;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礼俗与精神观念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刘宁;;谈汉文化的汉语表征[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6 汪燕鸣;;论长乐古村落的布局和建筑[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于,
本文编号:1967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6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