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校本课堂”建模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03 12:33

  本文选题:课堂模式 + 文化建设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10期


【摘要】:正一、"校本课堂"建模的背景分析我们推出"校本课堂"模式构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背景,这就是对人类潜能的认识、PISA测试的启示和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深入。一是对人类潜能的认识。著名教育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勒在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引出"作为可能性的潜能"、"作为倾向性的潜能"、"作为能动性的潜能"三个概念,为我们澄清了教育教学上的一些误解。他指出":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一种无限的、可供学习者随便浪费的资源,如果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唤醒,而是受到严重压抑的话,就会逐渐丧失掉。如果孩子们天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保护,而是不断受到阻碍的话,最终也将失去。对于探究新的东西来说,理智的灵活性、冒险精神、自信等是非常必要和宝贵的品质。如若长期不用或滥用的话,也会失去它们原本的作用。"[1]这为义务教育
[Abstract]:First,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school-based classroom" modeling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otential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PISA tes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theme culture. One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otential. Israel Schaeffler, a famous educational philosopher, uses analytical philosophy to introduce the three concepts of "potential as possibility", "potential as propensity" and "potential as initiative". It clarifies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 us. "the ability to learn is not an unlimited resource for learners to waste casually," he said. "if children's curiosity is not awakened, but is severely suppressed, it will gradually be lost. If children's innate sense of problem is not protected, but constantly obstructed, it will eventually be lost. Intellectual flexibility, adventurous spirit, self-confidence are essential and valuable qualities for exploring new things. If they are not used or abused for a long time, they will lose their original function. "[1] this is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分类号】:G42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如何理解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J];内蒙古宣传;1997年Z2期

2 张正华;;学校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J];甘肃教育;2006年05期

3 张康庭;;战略导向的远程教育文化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4 胡立业;;案例解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3期

5 李强华;戚兆川;马玉杰;;浅议学习型学校文化理念的重建[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1期

6 陈富国;陈付龙;;困境与出路: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当下透视[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7期

7 王真理;;加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J];吉林教育;2011年10期

8 龙建刚;;深圳南山:从课堂文化出发,构建卓越教育殿堂[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9 俞小丽;;寓德育于班级文化建设之中[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7期

10 盛红宇;发展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黎晨;;谈教育与人才培养[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孟庆男;;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建设[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杨婷;;1935年《教育杂志》读经专号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浙江省青少年信教现状调查及研究[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7 柯佑祥;;试论雷沛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田夫;;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开幕辞[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林常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伍进;;校园亚文化群体—学生社团的社会学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平;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N];新乡日报;2006年

2 钟焱 特约记者  程明;净化校园环境[N];自贡日报;2006年

3 许胜北邋罗建明;强化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形象[N];南宁日报;2008年

4 王爱民;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培养崇廉尚德的下一代[N];韶关日报;2007年

5 溧水县实验小学 任定保;怎样让日常管理上升为文化建设?[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6 白国东;树立廉洁教育创新意识 加快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步伐[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振芳;建平教育机关文化建设突出价值理念[N];朝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以瑾;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新航标[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胡二群 薛连旺;武邑县教文体系统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N];衡水日报;2006年

10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迟庆仿;浅谈校园廉政文化建设[N];朝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邱延生;试论新课程体系下厦门外国语学校的文化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东晓;学校文化的生成、诊断及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海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戴爱军;以办公室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丽;幼儿园建筑空间布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汤瑷宁;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9 左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0 孙春福;基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教师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2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72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