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03 19:35

  本文选题:课程变革 + 学生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1期


【摘要】:长期以来,学生的声音在课程变革中被严重忽视,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会极大影响课程变革的进程。事实上,学生具有参与课程变革的能力。基于对传统课程变革模式的反思,学生参与课程变革成为诸多课程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有效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可从转变观念、把握参与限度、畅通参与渠道、加强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voice of students has been seriously ignored in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fact,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curriculum change.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model,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many curriculum scholar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reform, we can make substantial efforts i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hanging ideas, grasping the limits of participation, unblocking participation channel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基金】:2010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学生适应性研究”(2010YBJY36)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西南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师生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10YJA880054) 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闫守轩;学生: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双龙;屈正良;;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压力问题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春玲;;关于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张立新;;当代西方学校变革理论评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姜海燕;姜德刚;;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抵触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5 尹弘飚,李子建;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6 易高峰,朱德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07期

7 赵文平;;教师课程能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8 刘国艳;;基础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9 李春玲;肖远军;;学习型学校变革中的阻力及其化解[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曲正伟;教育利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华;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应君;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碧锋;云南文山多民族杂居地区跨文化教育课程资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苗苗;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来继红;学生英语错误也是课程资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戴云;科研促变:学校组织变革的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辉;课堂中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的能力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超;促进教师有效合作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文杰;影响中华民族舞龙运动发展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曹娟玲;高中地理教学中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王蓉,罗云,张莉娟;透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供给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教师合作的理论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张传燧;周卓莹;;论当代课程理论发展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周彬;;学校课程变革30年:重建与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4 金玉梅,靳玉乐;论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长海;王建梁;;德育课程变革的史学演绎——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简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6 尹弘飚;;重建课程变革联盟中的信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7 冯静;黄继玲;;教师与课程变革——兼论对新课改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2期

8 张华;刘宇;;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9 雷文;;探寻美国教育课程变革的缘由[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0期

10 尹弘飚;;论课程变革的制度化——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罗晓燕;周福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杨敏毅;;“心灵家园”网上自主辅导模式的建构及应用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国华;柳宝祥;李艳祥;邢淑芳;王玉霞;寇双;;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记者 王勇;“作文克星”学生越发不用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蓓;学生喜欢“滕头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陕西省子洲县二中 张亚莉;“问题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竺;必须加大教育工作的四个含量[N];江西日报;2000年

9 蒋明安;观察—记忆—想象[N];美术报;2002年

10 李泽瑾 高凯凌;敲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向晶;学生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董建民;苏联合作教育学与美国合作学习理论合作理念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建国;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3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73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