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育资源如何分配:1947年教育界关于胡适“教育计划”的论争

发布时间:2018-06-24 01:10

  本文选题:胡适 + 高等教育 ; 参考:《安徽史学》2012年05期


【摘要】:1947年,胡适"教育计划"的发表引发了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扶植还是普遍救济,以及留学生的派遣是停废还是继续的论争。其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显示出战后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Abstract]:In 1947, the publication of Hu Shi "Educational Plan" led to a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fostering or providing general relief, and whether the dispatch of foreign students should be suspended or continued. The essence of it is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shows the plight of postwar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266;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希;中国人留学美国的历史回顾[J];八桂侨史;1996年02期

2 刘丰祥;;民国时期北平高校教师的休闲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吴会蓉;;晚清教育新政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4 裴艳;;中华民国法学会论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薪俸制度的演变[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赖继年;;留学、建设与展现:近代留学生群体的自我构建[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庄国土;;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亚太;2010年06期

8 孔凡岭;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留学教育[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叶隽;中国人留学德国史的研究情况概述[J];德国研究;2000年03期

10 叶隽;中国人留学德国史研究情况之进展[J];德国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李协京;;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4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张宝强;体育专业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茂胜;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涵;留法勤工俭学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勇;日俄战争前后留日学生心态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园园;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进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莉;民国湘籍外交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江荷;清末民初(1862-1918)教师群体近代化历史演进考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炎;一个清末留日学生视野中的自由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王利娟;王正廷主要社会公益活动探析[D];宁波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莉莉;;胡适对“大学病”的诊断[J];文史月刊;2011年02期

2 郑东升;近十年来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综述[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文振庭;胡适《尝试集》重议[J];江汉论坛;1979年03期

4 杨天石;读鲁迅致胡适佚札[J];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12期

5 周玉和;“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主张中的战与和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6 雷颐;殊途同归:胡适与张君劢的历史命运[J];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7 张家钊;胡适文艺思想剖析[J];天府新论;1994年02期

8 杨扬;文史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9 耿云志;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房列曙;胡适与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8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魏中华;陈雪梅;边扬;赵晓华;;浅谈交通工程专业的创造教育[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2 唐景莉;激情 创新 跨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蔡海龙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解除高等教育公共性认同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陈明远;胡适的经济生活[N];南方周末;2004年

6 陈平原;“大家”与“全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记者 赵雪力;王乐泉对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8年

8 伍立杨;两本胡适传[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余岸竹;胡适先生掠影[N];团结报;2000年

10 ;湖北省出版《胡适与<自由中国>》[N];湖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9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59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