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中小学心理教师常见伦理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4 03:40

  本文选题:中小学心理教师 + 咨询伦理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7期


【摘要】:在中小学校心理教育和咨询中,有关伦理的执行中,因为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常常给我们的心理教师们带来一定的烦恼。本文通过常见伦理问题的呈现与分析,拓展学校心理教师伦理使用的视野,以期待能够在这一层面上提高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nsult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thics often brings some troubles to our psychologica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school education.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mon eth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expand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se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teachers' ethics, in order to hop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n this level.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分类号】:G441;G6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爱莲;;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员面临的伦理困境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1期

2 江光荣;林孟平;;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2期

3 林雅芳;刘翔平;;心理咨询中的伦理与自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路阳,谢安国;心理学理论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2 薛文;制定未成年人刑事法律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马凌云;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引导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姬世斌;;劳教场所心理咨询督导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司法;2009年09期

5 何放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6 施颂华;;香港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与探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梁永锋;伍应卫;;现实疗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陈宁;;高校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传承;2009年08期

9 张缅;;关于我国内地高校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年01期

10 李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其平;主体的在世之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峰;初中生问题行为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红梅;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甄俊俊;以行为疗法为中心的儿童心理治疗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呼琼霞;初职校轻度弱智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唐著斌;论农村初级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施晓卫;南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敖方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霞;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成长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锋;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2 刘葵;;青少年应对策略研究现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5期

3 胡志坚;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4 郑美娟;;“无聊”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5 汪家军;高职生问题的心理学透视与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04年12期

6 王文增;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7 赵丽娜;;浅析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8 王薇;;论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应对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赵科;张海清;;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张丹平;;浅谈大学生的焦虑及其应对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钱家荣;;教师职业压力研究和主要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陈江波;;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认知评价对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旗;林健;;新组建高校教师压力管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刘燕萍;;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杨晶晶;王倩;;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心理健康机构应对策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蔓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及应对策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徐晓波;;大学生害羞的现况与应对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霞;陶沙;;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中学 陈健;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许亚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4 李茂;主题四:师生互动与沟通(4)[N];中国教师报;2008年

5 曹霁阳;哈市8万教师,有了心理健康“口袋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李忠志;虚假的张孟苏事件不能遮蔽真实的教育弊病[N];东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易运文;以加入WTO为契机发展深圳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玄玉明、孙集一中、玄玉田;网络阅读的问题与应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9 无锡市社桥中学 王莉亚;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张景辉 驻马店市十中;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3 俞静;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策略、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皓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价值观研究[D];聊城大学;2009年

6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德云;教师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章小波;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生涯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的现状与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赵少钦;网络虚拟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10 牟宏玮;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9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59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