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
本文选题:职校问题学生 + 心理分析 ; 参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3期
【摘要】:转化引导问题学生,是职校教育管理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本文对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特点、状态与成因进行探析,提出有效转化和积极引导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职校问题学生心态,理性认识职校生的行为问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智慧,倡导和谐的心本管理策略。
[Abstract]:Transforming and guiding problem students is the hope project and sunshine project of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ate and causes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and actively guide the problem students: to grasp the mentality of the problem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o rationally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problem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et up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view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onstruct practical wisdom of ac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advocate harmonious management strategy of mind-based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11YJA880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莺;;“后进生”心理分析及教学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08期
2 岳欣;韦玫;李宏翰;;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6期
3 黄虹;;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4 熊丽娟;;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5 张海燕;张喜梅;;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效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3期
6 曹红梅;;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解决策略[J];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2009年06期
7 蓝媛慧;;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政府管理对策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传芳;;中学生心理障碍家庭原因之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左希正;谷正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心理分析与应对[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3期
10 杨梅;;创新教育与学生心理层次分析引导[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永连;;中学生网络心理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高岚;范红霞;;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与学校心理教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飞宇;;中专中技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汪毅刚;;高中生在校行为表现及其心理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姜涌;;差生是可以转化的[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赵波;姜宪明;;在职业选择中把握自己——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胡继红;;学习落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肖琼;;中小学生网上交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韦保德;;关于厌学学生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策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剑和;走出四大陷阱 平和应对高考[N];健康报;2007年
2 黄锦旺;“犟”学生的心理分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美] 阿黛尔·法伯邋伊莱恩·玛兹丽施 等;如何让老师和家长不再抓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生 张莉贝 整理;改变厌学需要“多管齐下”[N];台州日报;2005年
5 高剑;心理健康当从孩子们抓起[N];东莞日报;2008年
6 赤壁市赤马港中学 汪泳涛;青少年学生暴力心理分析[N];咸宁日报;2010年
7 封社香;学校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N];河北科技报;2004年
8 潘光;中职生更需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陈玉霞;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建议[N];张掖日报;2010年
10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生 武雅学;大一新生易患三种心病[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丹琴;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与调适[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丹;当代大学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碍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王勇鹏;青少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头明;武汉市六月高考学生焦虑情绪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姚爱梅;初中生学校交往现状及心理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6 刘旭华;高教投资双主体管理中的协调博弈心理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守月;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陈相光;网络文化对广州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关于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拯;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与治疗[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朵;对“有偿家教”中不同角色的心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3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6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