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学实践中关于情感性教学支架的研究及应用
本文选题:美国 + 教学实践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摘要】:美国的教学实践研究近年来提出了情感性教学支架,即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预期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情感反应,并应用类比、视觉表征和对学科内容的叙述等方式,构建一个可以联接学生特殊情感和学科具体内容的教学支架。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情感性教学支架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建设性的情感反应,并最终获得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put forward the emotional teaching scaffold, that is, teachers expect the students' emotional reaction to the subject conten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eparation, and apply analogy,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narration of the subject content, etc. Construct a teaching scaffold which can connect students' special emotion with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subject.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use of emotional teaching scaffolding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produce a constructive emotional response to the subject knowledge, and finally obtain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汉姆海外学院;
【基金】: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项目《杭州师范大学教师行为与心理实验室》(项目编号:JS20905)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小龙;汪霞;;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卜丽萍;;浅议计算机辅助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9期
3 于伟民;;浅析美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J];华章;2011年22期
4 王佳佳;王文倩;;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5 张丽珍;;实施素质教育 完善教学实践[J];华章;2011年21期
6 易海燕;;美国初任教师教学实用艺术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7期
7 刘丽霞;;教育家成长丛书(十五)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J];教师;2011年23期
8 陈以藏;范叶颖;;家庭作业的是与非——美国的家庭作业之争及其启示[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谭志刚;曹春芳;夏梅;;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10 邢思珍;;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探讨[J];天中学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寇立栋;;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陈竞秀;;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绍印;;略论能力及其培养[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7 施智华;;学习—实践—感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两先”代表、闽清后佳学校副校长薛兴灵在表彰大会上发言[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吴霓;;试析元代教学思想的特异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君;走教学实践结合之路[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北京海淀旅游职高 张磊;信息技术教学实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史建江;如何做一名反思型教师[N];伊犁日报(汉);2007年
4 尚丽荣(作者单位:文安县滩里镇安里屯小学);浅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N];廊坊日报;2006年
5 江苏省常州市教研室 胡澄宜;“专家”应该是啥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黄梅县教研室 王定成;课例研究: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的重要抓手[N];黄冈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政;新世纪呼唤高素质的教师[N];巴中日报;2006年
8 吴越;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N];天津教育报;2011年
9 周如俊;五大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8年
10 熊丙奇;不要制造“论文教师”[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本东;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刘小丽;PDS: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D];河北大学;2005年
4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艳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育实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包娟丽;美国个别化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瑞刚;美国私立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郑丽君;美国快速启动规划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1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0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