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洛克的智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14 19:59
【摘要】:洛克的《教育漫话》问世已有三百多年了,300年来,此书历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被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典范,在社会中广为流传。洛克在书中着重突出了德育和体育的重要性,对知识和技能教育着墨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他忽视对儿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相反,在篇幅较少的智育章节中,他阐述了丰富的智育教育思想,涉及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音乐和舞蹈等方方面面,并对智育方法做了一定阐述,该文对洛克的智育思想做简要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旨在对我国现有学校知识技能教育有一定启示。
[Abstract]:Locke's "Education talk" has been out for more than 300 years.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odel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circulated in the society after the examination of time and practice. Locke's boo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ss about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does not mean that he ign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the contrary, there are fewer chapters 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He elaborated a wealth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ideas, involving the humanities, natural science, economics, music and dance, and made a certain elaboration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ocke's thought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present school knowledge and skil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英;;浅谈洛克的智育思想——读《教育漫话》有感之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2 黄英;;浅谈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与洛克教育哲学思想之契合——读《教育漫话》有感之五[J];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3 汪庆莲;;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及启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陆雪莲;;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青;沙宗平;;上帝的在场——试析上帝在洛克理论中的地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崔绍怀;;论洛克《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3 陈明超;郑隆礼;;试论高职教育应秉持的生本理念[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4 张鸿佳;;洛克绅士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2年13期

5 谢书发;;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从信息到知识建构、知识到能力生成及智慧转化[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婷婷;;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解读中西体育观[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郭红;;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孟树霞;;论洛克两种课程观的启示[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谢亚男;;论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丁永为;;17世纪英国绅士的素养与教育——洛克《教育漫话》导读[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宝敏;儿童网络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筠;小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项春雷;当代中学生习惯养成的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文文;二十世纪初中国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发展进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甜甜;基于学生知觉偏爱的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国旗;乔纳森·爱德华滋哲学思想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袁敏;近10年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D];中南大学;2010年

7 罗文芳;湖南省高职院校安全类专业职业指导调查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董生亮;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小婷;英国公学精英人才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卫国;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李春琴,张涛;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张琳;;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燕舞;;洛克的《教育漫话》对当下素质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2 黄英;;浅谈洛克教育哲学思想特点——读《教育漫话》有感之四[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3 李慧玲;;浅谈洛克德育思想及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4 陆雪莲;;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5 谢郁;;洛克的教育思想探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6 黄英;;浅谈洛克的智育思想——读《教育漫话》有感之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7 祁云跃;王小丁;;日本灾难教育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学园;2011年05期

8 习美娟;;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9 曹文斌;;试论瓦·阿·苏霍姆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2007年24期

10 张丽红;沈利玲;;论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晓燕;;青春期,呼唤爱的辅导 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的特点及其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程东元;刘雍潜;;AECT新定义的特色与启示[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杨艳霞;;关于陶行知社会与个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刘黎明;;杜威“生长目的”论与罗杰斯“自我实现目的”论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2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正宪;如何走上教学智慧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7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8 夏莲花;家校沟通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9 巴山;应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从“小古辍学”说起(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冲绪;试论川陕苏区的普通教育(1932.12-1935.04)[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高洁;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爱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曾鸣;美国PDS的探析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宿向东;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坤;明清蒙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李海燕;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冯蕙;美国特许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22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22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