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怀特海论教育的目的

发布时间:2018-07-23 21:04
【摘要】:英国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作为机体(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目的观深受其机体(过程)哲学的影响,同时还源于他对现代人自由的丧失和教育异化的深刻反思。怀特海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为此,教育是一种融知识在内的(文化)智慧教育,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崇敬感的人才。
[Abstract]:Alfred, British thinker. Norse. As the founder of the philosophy of organism (process), Whitehead's view of educational purpos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philosophy of organism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ems from his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loss of freedom and educational alienation of modern people. Whitehead puts forward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bring up talents who have both culture and special knowledge. Therefore, education is a kind of wisdom education that integrates knowledge, and the highest aim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people wit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respect.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怀特海美育思想研究”(09XZX01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张庆华;;高校法学教师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4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初宇平,秦立清;先进文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Z1期

7 郭翠菊;论怀特海的教育艺术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郭翠菊;;论教师教育中教育学教学的“史·思·用”三维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林成滔;;20世纪西方学界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一鸣;;大科学时代的科学与宗教[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王志芳;;简单性维度下科学的真与美[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4 高原;;“智识”的科学与“真如”的佛法——太虚大师科学思想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郭佩惠;;论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文化[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7 汪帮琼;;论知识的客观本质及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复杂意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唐代兴;;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当代视域与方法[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10 陈伟功;;价值:过程伦理学的基础[A];后现代哲学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及策略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宝峰;庄子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史洁;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的传承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智;王栋;;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目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2 肖鹏;;浅析我国教育目的的道德性[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3 吴伟明;;浅谈健美操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4 大卫·洛伊;武云鹏;;过程心理学之哲学思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振航;;自由·教育·意识形态——简论本体论语境中教育的目的与手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目的的几点思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7 杨丽;温恒福;;我国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85年[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8 王世红;;怀特海过程哲学视野中的知识观[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9 陈宪恩;;试论教育如何成就幸福[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10 赵新成;;后现代主义与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明;;怀特海与教育:实践和思想[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高峰强;陈英敏;;怀特海有机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及启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唐力权;钱吉利;;《〈周易〉与怀特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7 高峰强;叶浩生;彭运石;;过程(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文喜;;从过程哲学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读派莫莱的《马克思和怀特海:过程、辩证法和资本主义批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孟星;;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功能[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为华;沉湎怀特海[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陶春;怀特海与中国[N];学习时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陈瑾;一条走廊也能达成教育目的[N];成都日报;2009年

4 (美)小约翰·B.科布 (美)大卫·R.格里芬 (台湾)俞懿娴 寇东亮 郑伟 宇杰 曲跃厚/编译;怀特海 和谐回应东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宇杰 曲跃厚;怀特海与中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翟建会(作者单位系泽州县下村镇中学);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N];科学导报;2006年

7 肖擎;让教育的价值观明确起来[N];长江日报;2005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黄向阳;德育:淡化“工作意识”强化“目的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卢国华;奇思妙想展智慧[N];闽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确立三个支点 明确教育目的[N];检察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但昭明;机体生成之道[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叶;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文;怀特海教育思想述评[D];汕头大学;2008年

4 方建锋;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吴柳烨;怀特海教育哲学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鸽飞;20世纪下半叶美国中等教育目的的演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晓洁;基于怀特海摄入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建强;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内涵的转换与怀特海的有机论重构[D];山西大学;2004年

9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邱阳;怀特海教育哲学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0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40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