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与宿舍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interpersonal distress in college freshmen. Methods A total of 486 freshmen from Kunming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agnostic scale and coping style scal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t 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117.7% of the freshmen had some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distress in dormitory, the proportion of them reached a serious degree was 0.6%, in coping style, female students used fantasy more than boys, liberal arts students used fantasy more than science students, urban students used help more than rural students. Arts students used self-reproach more than a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P0.05). Coping style factors of freshme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distress (P0.01), while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distress was less and more students were troubled in coping style factors (P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fantasy, The coping styles of rationalization and help-seeking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freshmen's dormitory (F = 42.330 / P0.01). Conclusion coping style affec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some extent, and mature coping style is beneficial to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harmony.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昆明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号:2010J201)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许新赞;;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吴连海;钱兰英;;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4 李士保;席波;付茂笋;孙付胜;;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5 张智,郭磊魁;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复原的关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6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红霞;段素梅;;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张力为;信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胡志;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杨清;李艳翎;李军;;运动员应激应对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房蕊;张勇;;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应对方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8 曹晖;肖伟;曹聘;王鹏;;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吕薇;英玉生;;浅谈高职生应对困境的方式及特点[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丁;张芳芳;高文斌;;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张诚;;我国成年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特征与培养思路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8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熊良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晓燕;苏州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成山;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应对策略选择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美红;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刘佳;论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分析案[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王晓刚,郭爱昕,昊守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团体咨询效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3 孙海艳;颜军;陈爱国;;职校低年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心理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4 陈瑞敏;;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5 张冬艳,杨骞;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特殊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4期
7 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 解决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碍[J];青年探索;2001年02期
8 陈玉焕;;“3+2”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调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9 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10 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剑飞;郭丽;葛光华;张惠霞;石贵成;;广州澳门两地大学新生压力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3期
2 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医学新生成就动机及竞争态度与应对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2期
3 林良章;蒋怀滨;;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4 杨润涛;徐挺;;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5 钟向阳;蔡茂华;林佩云;;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6 郭力华;;大学新生图式匹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7 张国华;王春莲;李月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8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9 赵莉莉;肖丽娟;;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10 刘泰越;唐柏林;;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庆兰;;大学新生对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海明;“请客风”侵袭大学新生[N];宁夏日报;2004年
2 汉云;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新鲜“出炉”[N];大连日报;2009年
3 邱浩 周龙;桂林贫困大学新生获资助[N];农民日报;2009年
4 杨楠;大学新生消费令人忧[N];市场报;2003年
5 朱莎莎;大学新生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周元 实习生 丁雯婕;大学新生最高可贷6000元[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金璐;我市6所高校共录取24342名大学新生[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国红;河南省内黄县“慈善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何建华;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医证候相关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军;市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寒春;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其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春江;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尤小红;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9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4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