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d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2 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0期
4 刘巍;徐鑫;;浅谈移动学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1期
5 沈娅芳;丁革建;;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4期
6 胡航;任友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7 鲁萍;;移动教育及其资源的构建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6年10期
8 张晓莉;张鹏;;论成人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朝红;刘桂兰;;移动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卉;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祥光;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文成;基于IP网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5年
5 赵世梁;基于移动学习的无线网络测评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晶;一种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罗耀华;移动学习模型分析及移动英语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鸣;基于WEB的短信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伦墨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君;基于NGN网络的校园智能电话学习平台的方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霞;;3G环境下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2 周邢丹;闫兰兰;;移动学习在企业高管研修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0期
3 刘桂兰;胡朝红;;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5期
4 马运朋;;基于问题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3期
5 罗宇;岳淼;朱力强;陈仕品;;基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移动学习[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6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特征分析[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7 李凡;殷旭彪;;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8 谢峰;闫红秀;吕卫彬;;新时期移动学习下的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
9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10 高毅;崔向平;;浅析移动学习的特征及应用模式[J];丝绸之路;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正巧;赵德伟;庄科君;;认知弹性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婉秋;;运用网络技术,创建“情境——探索”学习模式[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刘颖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及辅导的需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夏江;;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赵友增;;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模式[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齐雪芬;;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探索[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磊;;浅谈网络教学的学习模式、特点及发展方向[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花洁;;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学习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燕;研究学生学习模式——自主探究[N];伊犁日报(汉);2010年
2 朱小蔓;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对教育的另一种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刘鑫贺;“新活丰”学习模式服务辖区百姓[N];营口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春艳;通化推出“3456”学习模式[N];吉林日报;2011年
5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粤学宣;江门推行“543特色菜单”学习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7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美国杨百翰大学 P. Clint Rogers Stephen W. Liddle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韩锡斌;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信息化带来希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郜云雁;远程教育让距离“死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梁甜;网络技术筑造个性化学习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萌;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2年
2 陈村;基于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学习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肆洋;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行国;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泽琦;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曾健;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左有怞;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王双双;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吴贝贝;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志;移动学习的现状及其评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4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6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