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现象学教育学: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桥梁

发布时间:2019-05-08 23:13
【摘要】: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Abstract]:......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张雪林;;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文倩;;德育与创新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7 陈叶斐;;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牛海彬;白媛媛;;教师话语的理想架构及现实依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朱海霞;;基于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6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7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煜;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中学生人格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晓军;中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圣起;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何俊;中学美术体验性教学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海燕;;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2 王声平;苏雪梅;;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声平;;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邹海燕;;中国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9期

5 杨东亚;吴义昌;;“替代父母关系”:一个理解教育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6 宁红 ,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关于教育的主要观点[J];早期教育;2002年11期

7 王卫华;;论范梅南“智慧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及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4期

8 王娜娜;;试探范梅南的智慧教育学思想[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1期

9 杨亚东;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形成之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张春海;构建立足实践的现象学教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忠琴;教育学现象学视阈下的家庭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征;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庆;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中的教学语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东亚;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沈卉子;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向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寒荣;现象学教育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智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蔡芳;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洁;现象学教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丽荣;教育总是拥有生活的形态[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兆松;遮蔽与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2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72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