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2 00:43
【摘要】: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40名新手教师、40名成熟教师及40名骨干教师共120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针对一学年中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三种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都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对新手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确能够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伟远;远程教育研究中质的和量的研究设计之探讨(连载之六)[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扬;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如何运用行动学习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健,王荣民,董大力,宋艳;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学自主性认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李健,谭刚,王荣民,宋艳,董玉强,唐玉荣,闫桂花,陈艳;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4 李文凤;冯凌;;教学行动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房慧,林云;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6 储召红,许纯玲;反思教学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王丽春;试析教师的成长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钟守满,程亚;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9 门学泳;郭欣;孙旭春;;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及继续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周龙军;反思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群慧;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能——一项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韵;集体舞学习对5-6岁幼儿时—空推理能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张伟远;开放远程教育中专业选择网上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3 张伟远;开放大学的网上教学:亚洲地区七国九地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9期

4 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环境评定指标体系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5 何晓芳;张贵新;;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7 牛丽娜;成人学习动机理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娥;;“教学反思”之我见[J];发展;2011年09期

2 牛传福;;谈教学反思[J];学语文;2011年03期

3 王明香;;养成勤写教学反思的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4 谭淑琼;;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5 刘志芬;;浅议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1年21期

6 耿雪梅;;把握教学反思的“五性” 创建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09期

7 苑丽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学周刊;2011年15期

8 石红琴;;课堂:教学反思的绿洲——新课改后的教学反思[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9 张晓霞;;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10 王婷;韦艳;王浩;;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双莹;;校本培训的核心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重新构建自我[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杨小锋;;夯实网络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陈媛;;教学需要积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课题组;;以人为本,铸造人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蒋爱军;;校本培训是民办学校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赵伍;申继亮;;可视化师资培训模式介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茂森;;校本研修,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良朋;跨过“消极的教学反思”这道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 刘雪梅;如何撰写教学反思[N];张掖日报;2008年

3 张汝水;正确把握教学反思过程[N];济宁日报;2009年

4 崔登芝;让教学反思引领我们成长[N];莱芜日报;2009年

5 安泽县和川中心校 岳杰;浅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N];临汾日报;2010年

6 周口一高初中部 申桂梅;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N];周口日报;2010年

7 汉滨高中 吉元丽;浅谈教学反思下的反思性教学[N];安康日报;2010年

8 汉滨高中 吉元丽;浅谈教学反思下的反思性教学[N];安康日报;2010年

9 蔡世玲;《发现你的生涯兴趣》教学反思[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中学 李经祥;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海燕;技术支持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3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金金;常态教学中微项目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储召红;论教学反思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瑾;教学反思刍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梁小丹;基于BLOG的教师个体教学反思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宏松;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之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8 吴北宁;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反思:动因与动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洪鲁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实践智慧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贾巍;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0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90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